摘要:北京拍卖的《种菜诗唱和诗册》 在北京匡时拍卖公司的二〇一二年春季拍卖会上,出现了清代桐乡诗人吴之振的一批书画遗物,其中有康熙十一年(1672)二月吴之振自京南返时,京城二十八位名公、诗坛巨子如梁清标(刑部尚书)、陈廷敬(翰林院编修)、王士禛(礼
![]() 北京拍卖的《种菜诗唱和诗册》 在北京匡时拍卖公司的二〇一二年春季拍卖会上,出现了清代桐乡诗人吴之振的一批书画遗物,其中有康熙十一年(1672)二月吴之振自京南返时,京城二十八位名公、诗坛巨子如梁清标(刑部尚书)、陈廷敬(翰林院编修)、王士禛(礼部仪制司员外郎)、严我斯(康熙三年状元)、蔡启僔(康熙九年状元)等人于梁园宴饮论诗,并为之送行而赋赠的《赠行诗册》,以及康熙十四年吴之振在石门县城之西建造黄叶村庄、创作《种菜》诗后的二十九位当时及以后文坛著名诗人亲笔书写的《唱和诗册》。 清光绪五年刻本《石门县志》的“卷十金石”中,有一条“黄叶村庄种菜诗册”,说:“国初邑人吴之振首倡《种菜》二绝句,同时属和如梨洲兄弟、尧峰、西堂、杨园、竹垞诸先生暨同邑劳之辨、吴震方诸乡贤二十馀家真迹,装成一册。道光十八年邑人蔡载福借吴氏藏本钩摹上石,首列汤文正大书‘种菜’二字,后有海昌钱泰吉及载福两跋,兵燹后石已散失殆尽,是册真迹藏今任宝山县知县吴康寿家。”道光十八年,距今一百七十四年。 查《种菜诗唱和诗册》中,有《石门县志》提到的黄宗羲、黄宗炎(梨洲兄弟)、汪琬(尧峰)、尤侗(西堂)、劳之辨、吴震方真迹,但没有张履祥(杨园)、朱彝尊(竹垞)的和诗。 五十年前在崇福镇一位收藏家的家中,我看到过张履祥的《戏题种菜诗八绝》的刻石拓本(我还用卡片抄了),此拓本亦曾刊载于一九八六年的《桐乡文史资料》第三辑,题为《张履祥手迹拓本》,桐乡市文联编印的《桐乡名人》二〇一一年第二期封二,题为《张履祥〈和吴孟举种菜诗八绝句〉》;二〇一二年三月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桐乡文脉》,也编入此《张履祥手迹》。 在《种菜诗唱和诗册》中,我发现“长洲徐晟”《戏题种菜诗八绝》的手迹,和所谓“张履祥手迹拓本”,内容、字体和书写款识完全一样,只是前者署“长洲徐晟”,刻石换为“同学弟张履祥”。显而易见,是道光十八年蔡载福先生“借吴氏藏本钩摹上石”时作的假,将徐晟换成了张履祥。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