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数千年前的嘉禾“天问”
![]() 人首陶瓶 人首陶瓶是嘉兴博物馆知名度最高也是最为珍贵的文物之一。1992年7月14日由浙江省文物鉴定委员会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这件陶瓶为泥质灰陶质地,高21厘米,腹围28厘米。虽然器物不大,但以数千年前的工艺能力来说堪称做工精美。整个陶瓶呈人首三节葫芦瓶体。瓶首塑小头人面,两眼内凹,鼻梁隆起,双耳耸立,张口若语,脑后束短辫,长颈粗脖,溜肩,弧胸,圆背,鼓腹,体态肥硕。最显眼的是胸前开一椭圆形大口,口内中空,与瓶体贯通。瓶底作小圆足,略外撇并饰锯齿状缺口若干,整个器物造型奇特,生动古朴。器身虽有少许裂纹,但经过专业人士修补已基本完好如初,历经数千年风雨,能有如此品相已非常不易。 此器物1989年10月出土于嘉兴大桥乡(现大桥镇)南子村大坟遗址(第三层文化中),根据当时的发掘、调查状况分析,大坟遗址是在崧泽文化堆积的基础上形成的良渚文化堆积,整个第二层均为良渚文化时期人工堆筑起来的大土堆,是良渚文化墓地,第一层为马桥四层类型。而这个人首陶瓶也被认为是崧泽文化的产物,出土之时即引起轰动。原国家文物局局长张德勤在《93中国文物精华·前言》中有关于该件人首陶瓶的描述:“浙江嘉兴的崧泽文化人首陶瓶、江苏新沂花厅大汶口文化的镂孔陶器……皆属陶瓷中珍品。”在之后的多年中,被数次出借展览、出书,展露风姿。 孕育这件人首陶瓶的崧泽文化时期为马家浜文化和良渚文化之间承上启下的阶段,距今约6000至5100年,为新石器时代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阶段。这个文化时期虽然名气不如马家浜文化和良渚文化那么响亮,但却是长江中下游、太湖流域的重要文化阶段。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