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热门嘉禾春秋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嘉禾春秋 > INTRODUCE

南湖船话(五)(3)

2013-07-31 09:33 作者:陆明 来源:www.jiaxing.cc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在乾隆十六年(1751)岁初第一次南巡之前,嘉兴的府城于雍正五年(1727)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修葺,重建四座城楼,每座增高一层,悬挂巨大的楼匾,东曰楼观沧海,南曰澄海凝秀,西曰浙西锁钥,北曰咫尺云天,使这



  在乾隆十六年(1751)岁初第一次南巡之前,嘉兴的府城于雍正五年(1727)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修葺,重建四座城楼,每座增高一层,悬挂巨大的楼匾,东曰楼观沧海,南曰澄海凝秀,西曰浙西锁钥,北曰咫尺云天,使这座高一丈四尺、阔一丈,周围九里十三步的城垣更显巍峨壮观。并且把澄霁、迎薰、阜成、拱辰东南西北四座城门恢复了旧名:春波门、澄海门、通越门、望吴门。每座城门上的石刻人物禽兽图像也作了妥善的保护,譬如通越门的凤凰刻石,直径三尺如磨盘大,用水磨青砖严丝合缝镶在券拱上。通越门因有了这块“镇城”的灵石,所以又美称为“凤城”。

  公元一七五一年的农历二月,江南春深,柳枝吐翠,桃花放红,运河两岸,平畴百里,桑麻披绿,油菜花一片金黄。清高宗弘历乾隆皇帝首次南巡的御舟,在此月的某日拂晓从苏州府吴江县南斗圩大营启程,于正午时分抵达嘉兴。地方志对于乾隆六次南巡的程途记事都甚简,首巡大略谓御舟从苏州出发,中午抵嘉兴驻跸秀水县北教场大营,次日经府城去南湖烟雨楼,然后至桐乡县石门镇大营驻跸,又次日到杭州,三月,回程至嘉兴,仍驻跸秀水县北教场大营。

  其后,乾隆二十二年、二十七年、三十年、四十五年、四十九年,五次南巡在嘉兴的途次行止,除了记二十七年未驻跸、登烟雨楼二次、赐名三塔茶禅寺,三十年驻跸一次、登烟雨楼二次,四十九年驻跸一次,其他并无差异。

  我最感兴趣的是乾隆的御舟,以及他是怎样去南湖登览烟雨楼的。

  光绪《嘉兴府志》卷首一“巡典”所记,显然不能满足我。《府志》卷首二“天章”,刊登乾隆御制诗文极多,乾隆八次登临烟雨楼,每登都有诗,刨去和侍臣们联吟唱和的诗,皇帝一人专为烟雨楼题咏就有十五首!

  乾隆御舟来嘉兴除去二十七年那次未驻跸,其余凡驻跸住宿都在秀水县北教场大营。先说北教场。北教场位置在望吴门外三里百步桥西侧,明代嘉靖后期为抗击倭寇,当时城中演武场隘陋不利于操练兵卒,遂迁址百步桥西重建,比较演武场扩大了三倍。至于“大营”,那纯粹是为乾隆南巡驻跸设立的,据清高晋编撰《南巡盛典》卷九十二“程途”刊图所示,大营位处百步桥东,濒运河。百步桥跨南横港,南北向,单孔石梁板桥。亦名白婆桥。现在五六十岁的老嘉兴应该是熟悉这地方的,从前小时候走到百步桥采桑果吃,已经算是离城的远足了。其实百步桥也就在落帆亭往北过去一点,听说前些年因桥石板断裂,改建为钢筋水泥桥,所幸石阶的旧痕尚可辨认。

元代《龙舟夺标图》上的龙舟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