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夏日炎炎,骄阳似火。门前的枣树上,知了声时起时伏,往事便情不自禁地在脑海浮现。 童年时,在我的家乡海宁,孩子们一到放暑假,就会和小朋友一起去捉知了。大家自己动手制作捕知了的工具:粘有层层蜘蛛丝的小竹竿。我们先听知了的叫声哪里叫得最响,哪里的
夏日炎炎,骄阳似火。门前的枣树上,知了声时起时伏,往事便情不自禁地在脑海浮现。 童年时,在我的家乡海宁,孩子们一到放暑假,就会和小朋友一起去捉知了。大家自己动手制作捕知了的工具:粘有层层蜘蛛丝的小竹竿。我们先听知了的叫声——哪里叫得最响,哪里的知了最多。而且我们还能辨别知了的雌雄,因为雌知了的声音叫得比雄知了脆而甜美。我们轻轻地走到树下,然后把竹竿头伸到知了的上方,再按下去。知了被蜘蛛丝粘住后,任凭它如何扑打,也飞不动了。我们捉住的知了装进预先准备好的打上小洞塑料袋中,不然的话,知了会窒息而亡。有时,竹竿不小心在树枝上碰撞了,敏捷的知了便会一下飞走。玩伴们就会感到特别恼火,只得再去寻找其他的知了。 长大后,我才知道我们叫的知了就是蝉。蝉的生命很短暂,在烈日的阳光下躲在树荫下唱出美妙的歌声,给我们增添了欢乐。它的壳也是个宝,在中药里叫蝉衣,可以治疗外感风热等诸多病症。 远离故土后,我常年在城里生活,似乎很少再听到知了的美妙歌声。随着城市绿化建设的推进,这几年每逢盛夏,一旦听到知了那天籁般的旋律声,仿佛又回到了童年,闻到了泥土的芳香。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