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热门嘉禾春秋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嘉禾春秋 > INTRODUCE

何文秀与保福寺

2013-11-24 17:12 作者:蒋陈华 来源:www.jiaxing.cc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越剧《何文秀》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剧中主要场景都发生在海宁。其中《访妻》一段,具有浓烈地方特色,脍炙人口:路遇大姐得音讯,九里桑园访兰英。行过三里桃花渡,走过六里杏花村,七堡凉亭来穿过,九里桑园面前存。 这部戏在嘉兴、海宁等地可谓家喻户晓。

  越剧《何文秀》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剧中主要场景都发生在海宁。其中《访妻》一段,具有浓烈地方特色,脍炙人口:“路遇大姐得音讯,九里桑园访兰英。行过三里桃花渡,走过六里杏花村,七堡凉亭来穿过,九里桑园面前存。”

  这部戏在嘉兴、海宁等地可谓家喻户晓。有趣的是,这个纯属敷衍的戏曲故事,经过四百多年流传,剧中的何文秀、王兰英、张堂、杨妈妈等主要人物居然被当地百姓认定为确有其人其事。朱关良先生的《何文秀在海宁的传异》一文记载,在海宁谈桥、盐官城北有三个张姓的大村庄,数百户人家,他们都自称是被何文秀抄斩的张堂后代。海宁还有张堂宅基、张家鱼池、张家水牢、教场和杨妈妈茶店的遗址。海宁谈桥一带,历来禁演《何文秀》,认为此剧是对张家祖宗的侮辱,形成“何文秀难进谈家桥”的奇事,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仍然如此。在谈桥乡北张村,还保留着“活方死张”的习俗,活着都姓方(随张堂小妾方氏而姓),但死后在墓碑和灵位上都改姓张。此外,在近年出版的《海宁地名志》中也有记载:“盐官东门外葫芦潭,相传戏曲中明代海宁恶少张堂的故居在葫芦潭东岸,今有张家鱼池。”虽用了“相传”二字,但毕竟写进了志书。

  嘉兴王江泾双桥一带也有何文秀的传说。在双桥村东南三里许,有个丁家浜,附近有座保福桥,河水东通运河,西接芦塘湾,桥边早年有一座保福寺。据当地年已八十二岁的老农杜山洪回忆,刚解放时,保福寺庙还存有一些残迹。他说,当年保福寺香火很旺,后来庙中出现恶僧,才逐渐败落。

  传说,当年何文秀从张堂水牢被救后,更姓改名。三年后,赴京赶考,殿试高中,官封江浙巡抚,重回海宁。当官船沿塘河(运河)南下,来到双桥村丁家浜附近,已是夜深人静。何文秀站在船头吹风,忽听岸上女子哭声,于是命船工停船。寻声前去,发现女子的哭声竟来自保福寺。和尚庙中怎能有女子哭声?这其中必有蹊跷。于是,第二天就微服察访,终于查到寺中和尚原是个淫僧,专门糟蹋良家妇女。何文秀严惩保福寺中的和尚,解救了被关的女子。从此,保福寺香火也逐渐冷落了。
顶一下
(3)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