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每逢过年,常常使我回忆起贴年画的情景。 年画是我国特有的,人们往往在新年时张贴,所以被称为年画。年画有着一千多年的历史,早在汉代就已经出现了守门将军的年画雏形。传统的年画,多为木刻水印,线条单纯,色彩鲜艳,画面热闹。题材主要有五谷丰登、春牛
每逢过年,常常使我回忆起贴年画的情景。 年画是我国特有的,人们往往在新年时张贴,所以被称为年画。年画有着一千多年的历史,早在汉代就已经出现了“守门将军”的年画雏形。传统的年画,多为木刻水印,线条单纯,色彩鲜艳,画面热闹。题材主要有五谷丰登、春牛、婴儿、风景、花鸟等。到了清代中晚期,民间年画达到了鼎盛阶段,不仅内容包罗万象,形式多种多样,还出现了大大小小几十个产地,其中著名的有:天津杨柳青、河北武强、山东潍坊、苏州桃花坞、河南朱仙镇、四川绵竹等地。在民间,年画是新年的装饰品,是年的象征,不贴年画就不算过年。 上世纪五十年代,海盐县农村小集镇上还没有新华书店。但是每到元旦、春节,供销社的小百货商店会出售年画。一张张色彩艳丽的年画被挂满了墙。这些年画,已在传统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丰富多彩,老百姓十分喜爱。有鲤鱼跳龙门、年年有余、龙凤呈祥、梁山伯与祝英台、水泊梁山、唐伯虎点秋香、孙悟空大闹天宫……各式各样的年画,美不胜收,看得让人眼花缭乱。那时候,还是小孩的我,老是在人群里钻进钻出,有时竖起耳朵,听大人们讲这些年画里的故事。记得有一次,一位老伯滔滔不绝地指着年画讲述水泊梁山的故事,讲得手舞足蹈,绘声绘色,使我听得入了迷。“文革”中,年画虽然仍有市场,不过内容有了很大的变化,吉祥画和历史题材的年画不见了,相继出现的是“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全国人民学习解放军”、“革命样板戏”等胶版彩印年画。记得有一年,我家购买了一套四条屏十六幅的“革命圣地”年画,其中一幅是嘉兴南湖红船,让我很有亲切感。这套年画在我家的厨房墙壁上张贴了好几年,我总是舍不得换掉。 如今,随着社会发展及人们习俗的改变,传统年画已发生了明显变化,家家户户过年买年画的情形再也看不到了。然而,传统年画艺术,不仅可以激发人们爱国主义和民族自豪感,更会为民族文化的振兴找到源头活水,过年贴年画的习俗,其实是可以发扬光大的。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