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嘉兴博物馆展出了不少馆藏明清青花瓷器。有一只青花碗,映入我的眼帘,久久不能移去。毫无瑕疵的白底蓝花,缠枝勾勒出的精致,呈现出无与伦比的高雅美丽,令人叹为观止。 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青
![]() 最近嘉兴博物馆展出了不少馆藏明清青花瓷器。有一只青花碗,映入我的眼帘,久久不能移去。毫无瑕疵的白底蓝花,缠枝勾勒出的精致,呈现出无与伦比的高雅美丽,令人叹为观止。 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青花瓷成熟于元代的景德镇,明清时期是青花瓷器达到鼎盛又走向衰落的时期。馆藏的这件青花缠枝莲纹碗产于明嘉靖年间,距今已有四百多年了,是嘉靖年间的精品。嘉靖年间青花瓷的特点是,民窑精瓷已与官窑器之间无明显差别。其青花大致可分为三种颜色,前期有一种呈黑蓝色的青花,色泽深沉灰暗,有晕散现象,和正德晚期青花发色类似;另一种发色浅淡鲜亮,有成化青花的效果;最具嘉靖青花瓷特点的是,青花发色浓翠,蓝中泛紫,艳丽而浓烈,这是嘉靖青花最上等的颜色。 这碗不大,口径十一厘米,底径四点三厘米,高六点二厘米,属国家三级文物。一九七八年入馆,属于景德镇窑。瓷碗采用回青料装饰,青花呈色清丽雅致,蓝中泛紫。腹部描绘缠枝莲纹,其下饰莲瓣勾叶纹一圈。内底心饰有双圈莲花一枝。口沿内外各饰双弦纹,器腹底花纹一道,圈足外壁画弦纹二道。圈足内楷书“大明嘉靖年制”双行六字款,外加双圈。 瓷器的出现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从泥土开始,一步一步变为精美的物品,蕴涵着无数人的聪明。遥想这个青花缠枝莲纹碗,数百年前应是一件日常生活用品,而到了今天却成为一件珍藏品,永存于世,这其中又有多少人与物的情缘蕴在不言之中。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