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热门嘉禾春秋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嘉禾春秋 > INTRODUCE

杀年猪·打年糕·写贺信

2014-02-10 16:56 作者:徐建明 来源:www.jiaxing.cc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年关将近时,我常要到超市去采办年货。每年到这时,常在寻寻觅觅之际,不由自主地回想起上世纪七十年代过年的情形来。 那时,我下乡在农村。村里家家户户都养猪,过年是必定要杀年猪的。大约从腊月二十起,人们开始陆陆续续杀猪了。场面很大,先由几个壮实的

  年关将近时,我常要到超市去采办年货。每年到这时,常在“寻寻觅觅”之际,不由自主地回想起上世纪七十年代过年的情形来。

  那时,我下乡在农村。村里家家户户都养猪,过年是必定要杀年猪的。大约从腊月二十起,人们开始陆陆续续杀猪了。场面很大,先由几个壮实的男子穿了高帮套鞋到猪棚里捉猪,一阵惊心动魄的人猪赛跑后,终于气喘吁吁地把要杀十五猪给制服。

  那个年代,农户养的猪吃的都是米糠和青饲料,根本没有配合饲料一说。一般需经过一年时间的精心饲养才能出栏。可不像现在的猪,每天与各种添加剂为伍,几个月时间就成为盘中餐了。

  吃天然绿色饲料的猪,浑身肌肉相当发达,看到有人要它的命,便会如豹子般东蹿西跳,不费一番工夫休想逮住它。一直等到它的四只脚被牢牢捆住,拴在一根长长的杠棒上后,那猪还会“咕噜咕噜”地叫个不停,对于即将被宰很不甘心。

  作为下乡知青,过年时,我们最高兴的就是帮助农民捉猪。猪杀好后,能端回一大盆猪血,撒上碧绿的葱花,就是不错的美味。

  过年还要打年糕,这是一场重头戏。家家户户淘好米,将米晾在竹匾里,糯米和粳米按比例分好,经机磨粉碎,把米粉放进木桶里蒸熟,之后就开始打年糕。村里的全劳力抡木槌,年老者蹲在石臼边上把饭团翻来覆去的折腾。妇女在这样的场合里是不露面的。打年糕在农村有一种庄重的仪式感,寓意“年年高升”,这就需要力度,需要阳刚,故而柔弱的女性不在其列的。记得我也常参加“打年糕”,抡起木槌来风风火火,直到浑身冒汗,脱得只剩一件单衫,依然挥槌不止。肚子饿时,就顺手拉一截软糯的饭团,塞进嘴里,心里那个高兴劲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没有电视,没有春晚,没有丰盛的年夜饭,很少有人家燃放爆竹,那时家家户户都挂着十五瓦的电灯泡,虽然有点昏暗,但是却亮在心底最温暖的地方,就像村里男女老少的一张张笑容。

  那时农村里,新年待客的果品不是很多,不过很实在。应邀去串门,南瓜子的量是很大的,放在一个木盘里;番薯干香气袭人,不吃个畅,是不会动身的。当然,大饱口福之余,还得正襟危坐代乡亲写信,向远方的亲人送上新年祝福。信的内容,都是经过农户全家几天几夜的思考后,才定下来的。送上的新年祝福语很实在,大多是“盼你今年有一辆脚踏车”或者“盼你今年戴上手表”之类话。在写此类文字的时候,我每次都会差点笑出声来,总觉得太土气、不上台面,新年里有这样送祝福的吗?我想写上书面的、比较文雅的祝福语,但是看到面前那一本正经、毫无做作的可亲的脸庞,我很快就打消了想法。没有虚伪、没有做作,只有百分百的真情流露,这样的语言才有厚度,才能给对方带来新年动力。于是我“原版实录”。

  现在的新年祝福语往往五光十色,看起来如云里雾里,不知说的是什么,看过也就忘记了。哪有当年农民的祝福话来得实在——看得见、摸得着,当然值得为之努力。
顶一下
(3)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