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看着成片成片、透着浓浓绿意的竹林,总会有着一种惬意与舒心。苏轼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我是一个俗人,却也喜欢竹子。随着近年来土地平整的推进,感觉大片大片的竹林在我们这里已经很少看得见了。记得童年时候,外婆家那里
看着成片成片、透着浓浓绿意的竹林,总会有着一种惬意与舒心。苏轼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我是一个俗人,却也喜欢竹子。随着近年来土地平整的推进,感觉大片大片的竹林在我们这里已经很少看得见了。记得童年时候,外婆家那里有片竹林,足有五六个操场那么大,依稀,是童年的乐园之地。 竹林往往离开人家有一段距离,所以里面基本没有畜禽的粪便,感觉很干净。干枯的竹叶,黄中泛白,裸露在外面的泥土白中带黄,哪怕席地而坐,也不会觉得脏。在夏天,在这样的竹林中玩耍,在没有空调和电脑的时代,是我们最大的乐趣。玩的时候,偶尔发现地上有块隆起的带裂缝的土块,那就更高兴了,因为意味着下面很可能是一根鞭笋。于是,掘鞭笋就成为了孩子们一项崇高而又快乐的事业,不仅可以自己玩得开心,还能得到大人的表扬,改善一下家中的伙食。 一个竹篮,一把毛刀,几乎是大家掘鞭笋的最好装备。在竹阴底下,伙伴们隔开一段距离,一个个像扫雷兵,不断地巡视着竹林的地面,不时地把地面上的竹叶拨开,寻找藏在底下的美味。掘鞭笋不仅是个技术活,也是个耐心活。说是技术活,因为鞭笋的生长有一定的规律,一般是一场大雨过后的一个星期中,鞭笋会长得多些,在地形上,有坡面的地方也更容易找到些,低洼处,因为经常积水,一般鞭笋是难以生长的。说是耐心活,其实鞭笋的量是不多的,在厚薄不均的竹叶中发现带缝的土块,甚至冒出笋尖的鞭笋是不太容易的事情,靠的是眼力和耐心。 看到隆起的带缝土块了,内心是很兴奋的,拿起毛刀,顺着裂缝一探一撬,土块散开后基本能看到一条白嫩的鞭笋横卧在其中,再顺着鞭笋的走势往根部清理泥土,从根部把鞭笋从竹鞭上割下来,这样就得到了一条比较完整的鞭笋。运气好的时候,每个小伙伴能掘到十来条鞭笋;运气不好的时候就说不准了,两三条是很平常的事情;当然,那些三分钟找不到鞭笋便开始玩耍的同伴,半天下来一条没找到也是有的。 带着勉强铺满篮底的鞭笋,回到家里,总会得到外婆和阿姨们的夸奖。十来岁的年纪,能为家里做点事情,长辈们是从来不吝啬赞扬的。几条鞭笋,切丝或者切片,放两把新鲜的嫩毛豆,炖成一碗汤,无疑是一道令人回味的美味。有时候,也会和咸菜一起炒,不过鲜味就不如笋汤那么入味了。在物资及其匮乏的年代,有时候一道美味的菜肴也能给家里带来一种浓浓的幸福感。 现在的孩子,基本没这样的经历了。除了一些老人难得去竹林里找找鞭笋外,也很少看到有人掘鞭笋了,甚至连专门的掘笋的掘子在很多人家家里也找不到了。现在农贸市场的笋,一年四季都有,人们也图个简单方便,都直接买得了,味道似乎都不那么在乎了。 前段时间,外公给我拿了一些鞭笋来,告诉我,现在竹林少了,鞭笋也不多了,稍微带点给我。我知道,这也是老人家省下来给我的,就像我小时候一样。晚上,一碗鞭笋毛豆汤,妻子说好吃,三岁的女儿也说好吃。喝着鞭笋汤,心里暖暖的,我知道,农贸市场买来的笋,是永远煮不出这样的味道的。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