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贾岳收藏的一张清末美泰洋行发行的海宁东山智标塔明信片,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智标塔照片。他最初得到这张明信片时,只知道这座塔位于上海附近一座山上,有两天的路程,地名叫做HA-ZA。为了考证这座塔的确切名称,贾
贾岳收藏的一张清末美泰洋行发行的海宁东山智标塔明信片,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智标塔照片。他最初得到这张明信片时,只知道这座塔位于上海附近一座山上,有两天的路程,地名叫做“HA-ZA”。为了考证这座塔的确切名称,贾岳特地向一些地方史研究者请教,自己也查询了大量的资料。“在清末,两日路程一般为200公里以内,上海附近是平原,以此范围,建在山上的塔屈指可数,仅有吴县光福塔等几处。比较塔的老照片,应为海宁东山智标塔。智标塔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第二层比上面的层高要高。”那么“HA-ZA”究竟是哪里呢?贾岳说,由于那个时期的明信片多为外国人所制,他们到一个地方后,就根据当地人的发音,来大致记录地名,所以“HA-ZA”应该就是“硖石”的拼写。由于海宁原存最早的智标塔照片,是1937年被日军烧掉一半后所拍,因此这张明信片就成为重要的历史见证,海宁档案馆还特地向他要了电子版存档。 随着藏品的增多,贾岳也会觉得美中尚有不足。比如嘉兴七塔,只有三塔和东塔的明信片,错过了真如塔,其他两塔还未看到过;还有上世纪80年代以前有关桐乡的明信片,也未发现。“其实我手上有两个版本的清末明信片,写着‘嘉兴语溪草桥’,不过经过我多方考证,这是一张错片,它的原图来自于庐山牯岭的风景。” 还有一些地名,由于年代久远加上缺乏相关资料,已经无法考证确切地点。“有一张清末邮刺片,写着‘嘉兴野塘’,图片中可见三孔石桥和繁荣的市镇,但我至今不能确认究竟是嘉兴哪里的风景,可能是长虹桥、也可能是其他地方。如果有读者知道,希望能提供线索。” 而最大的遗憾,则是至今还未见到过上世纪90年代以前的嘉善明信片。贾岳说,民国时期沪杭甬铁路公司发行过沿线车站的明信片,应该有嘉善站,可能发行量过少,至今还没有见到。“如果有读者或者同道中人有相关线索,也希望能互相交流。” ![]() 清末美泰洋行发行海宁东山智标塔明信片。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