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一进东、西次间墙上有五幅,画面约在200100厘米之间,绘的是《三国演义》中的英雄人物故事,内容有长坂坡救阿斗、水淹七军、三顾茅庐、登台点将、草船借箭。 第二进间屋内墙上绘云纹盘龙,但仅存龙头一角和眼球,
第一进东、西次间墙上有五幅,画面约在200×100厘米之间,绘的是《三国演义》中的英雄人物故事,内容有“长坂坡救阿斗”、“水淹七军”、“三顾茅庐”、“登台点将”、“草船借箭”。 第二进间屋内墙上绘“云纹盘龙”,但仅存龙头一角和眼球,云纹绕旋可辨。次间西房西墙上有两幅壁画,一是“香案花卉”,绘长方形茶几,上有盆花,花上有悬果;另一幅绘圆形茶几,上有梅花盆景,茶几四周饰回纹边,以上壁画约150×60厘米。 八幅壁画未见作者姓名及题款,设色欠工,仅有红绿两原色间以墨线勾勒,出自民间画工之手。这一点与全国所发现的太平天国壁画基本一致。 郭存孝在《初步考证》中说,这次发现,“它与1952年在南京堂子街七十四号在原房主李奉先家所发现的太平天国建筑和壁画的前前后后完全一样,李奉先家也是在太平军攻占南京后举家外逃,天京失陷后李家回来才发现墙上画了许多大的彩色壁画。”对照姚云珍老太的回忆记录,姚宅系太平天国衙馆,其壁画为太平天国的艺术创作遗物,当是少有争议的。 不过,太平天国规定不准画绘人物,嘉兴发现这些“三国演义”题材的人物壁画又该如何解释?有关史料记载,虽然太平天国规定壁画不绘人物,但太平天国在意识形态领域内理论与实际脱节、信仰与表现矛盾、制度与执行不一致,壁画中出现了与其规定相反的现象,正是这种脱节、矛盾、不一致的表现之一。 再者,太平天国后期领袖干王洪仁轩,对三国蜀汉军师诸葛亮十分佩服。清许瑶光在《谈浙》中说:“他们(指太平天国中的知识人士)除了为各地驻军将领草拟报告、阅读文件、书写春联贺信,还在衙馆中对太平军将士从头至尾、绘声绘色地讲述《三国演义》等故事。”上述事例,集中反映了《三国演义》植根于太平天国将士们的心中。嘉兴发现太平天国画的《三国演义》英雄人物,是符合一定的历史环境和历史条件的。 太平天国壁画运用《三国演义》中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作为壁画的主要内容,无疑是一种充满激励作用的战斗号角,仅以“三顾茅庐”画面来看,它讲述着:凡是历史上有作为的创业者,无不在礼贤下士、招揽人才上下功夫。另外几幅也都从画面上反映了关云长勇而有谋、赵子龙等猛将无比英勇的气概。这一切都是为了达到教育太平军将士从历史故事中吸取教训和力量,提高战斗力的目的。 嘉兴发现的这批太平天国壁画,以《三国演义》为创作题材,目前在全国还是很少见的,因此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然而,由于拆迁,壁画没有保存下来,现仅存壁画的照片。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