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热门嘉禾春秋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嘉禾春秋 > INTRODUCE

桐乡曹家与曹雪芹

2014-08-04 16:46 作者:颜剑明 来源:www.jiaxing.cc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桐乡梧桐曹氏为当地望族,自清中叶至民国,曹氏子孙繁衍,散布各地,仅梧桐即有三大房。曹氏亦儒亦商,涉及布庄、古玩店、酱园等行业。民国初年,曹仲陶兄弟三人雅好文艺,曾发起建立昆曲社团陶社,聘请俞粟庐先生(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俞振飞之父)来桐传曲

  桐乡梧桐曹氏为当地望族,自清中叶至民国,曹氏子孙繁衍,散布各地,仅梧桐即有三大房。曹氏亦儒亦商,涉及布庄、古玩店、酱园等行业。民国初年,曹仲陶兄弟三人雅好文艺,曾发起建立昆曲社团——陶社,聘请俞粟庐先生(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俞振飞之父)来桐传曲,活动直到抗战胜利后才结束。

  曹高一先生现年七十多岁,是摄影大师徐肖冰的外甥,雅好文史掌故。他对笔者说,据桐乡曹氏家族口口相传,梧桐曹氏一族来自南京。清朝雍正年间,南京的江宁织造曹家(曹雪芹祖父曹寅)遭灭顶之灾,被抄家,昔日显赫的曹姓族人均纷作鸟兽散。

  曹家被抄的前一日,有一家仆肩挑一副担子,挑着两个还在襁褓中的孩子匆匆逃离了南京。家仆身上仅带一斗炒蚕豆,孩子饿哭了,家仆便嚼一口炒蚕豆,用手指一抹,喂他们一口。这样一路南下,待一斗炒蚕豆吃光时,已来到桐乡城脚下,家仆精疲力竭,这时他看见一棵老梧桐树,枝繁叶茂,想起了“大树底下好庇荫”的古训,便决定住下来。这担子里的两个孩子是兄弟俩,便是梧桐曹氏的祖先。

  曹高一老先生还说他小时候,曹家祖坟有三个,最后一次上坟是在一九四九年后,他十多岁之时。那时,祖坟中的一个在麦粕埭自然村,一个在唐湾斗自然村,现均属于梧桐街道逾桥村范围,这两个祖坟是梧桐曹氏始祖(即逃难担子里挑来的两个孩子)的坟墓,坟上都栽一片黑松,面积相当大。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农村大搞水利建设,为造机埠,墓葬被毁,曾掘出金带(墓主腰带上缠着金子),还引发了哄抢。第三个坟在桐乡城南莫墩桥,是那个挑担的家仆的坟墓。曹老先生说,以前曹氏子孙清明上坟,从来不会漏掉这个坟,以示不忘这个义仆的大恩大德。

  梧桐曹氏的家堂名叫“带草堂”。带草,即书带草,俗称沿阶草,学名为麦冬草,叶特坚韧,胜于他草,形状似包扎图书用的布带。由于有这样的好口彩,以前一些钟鸣鼎食之家、翰墨诗书之族就将“带草”作为堂名、斋名,以示书香传家。据说,约二十年前,曹家那老厅堂还在,只是做了一家砖瓦厂的职工宿舍。某一日,这家砖瓦厂的一名老职工,看见老匾,思忖匾后有宝,便心血来潮,偷偷上去看个究竟,不想老匾年代太久了,一碰即掉了下来,散了架,毁了。

  尽管曹高一老先生所言缺乏文字记载,只是祖上的传说,桐乡曹氏也没有家谱传世,但是联系到曹氏祖坟和堂名等史实,梧桐曹氏一族确实很有可能与《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系同族。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