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几年来,每逢中秋节,新塍月饼简直卖火了,甚至因排队拥挤还出过人命。 笔者解放前出生在新塍,在那里生活到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才离开。儿时也爱吃新塍月饼。 在我的记忆中,新塍月饼名气最大的是李永泰商号,商店开在陆家桥顶上,是一家专门经营茶食的店。新
近几年来,每逢中秋节,新塍月饼简直卖火了,甚至因排队拥挤还出过人命。 笔者解放前出生在新塍,在那里生活到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才离开。儿时也爱吃新塍月饼。 在我的记忆中,新塍月饼名气最大的是“李永泰”商号,商店开在陆家桥顶上,是一家专门经营茶食的店。新塍人所谓的“茶食”实际上是饼类、糕类、酥类的甜品。陆家桥上北边是一家茶馆,一边品茶,一边把此类甜食当早点,成了名副其实的茶食。“李永泰”的老板和他的老伴经营着这家店铺,附近还设有自己的作坊。别人唤老板叫“贵子”,谈起做茶食的窍门,他津津乐道,看来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她的老伴对人很是和善,无论对老人或小孩都一样,至今我印象深刻。解放初期,老夫妻约五十多岁,现在大概早已作古。解放后,“李永泰”的招牌改成了“新永泰”,其经营茶食的特点没有改变,早晨和晚上又增加了品种,供应粽子和豆浆,早晨的顾客主要是上班族,晚上的顾客是戏院散了的戏客。那年月,人们并不富裕,果腹比品尝美味更重要。所以那几年,粽子和豆浆的营业额比茶食更大些。 但这并不影响“李永泰”经营茶食的声誉。中秋到了,大人们品尝月饼时,不时要加上一句:“这是‘李永泰’的货色。”陆家桥地处镇中央,镇东、镇西(新塍人称为东栅头、西栅头),或者镇河之南或镇河之北(新塍人称为港南、港北)的人都愿意到“李永泰”来买月饼。 其实“李永泰”的茶食最有名气的并非月饼,应该是“生糖猪油糕”,至今令人难以忘却。所谓“生糖猪油糕”是一种猪油糖糕,与他人不同的是,这种糖糕用的不是熔化了的熟糖,而是生的糖粒;猪油也一片片清晰可见,没有熔化,不知是如何制作的;糖糕面上撒一层玫瑰花。糖糕是熟的,糖粒却嘎嘎作响,油而不腻,甜而可口。这种糖糕,不要在它刚出笼时吃,也不要在它变硬时吃,最好是冷却了但仍柔软时吃,最有味道。新塍的“生糖猪油糕”在临近的市镇都没有见到过。李贵子也经常在食客面前叹息,他的后人都从事了其它行业,他的这些手艺可能后继无人了。 上世纪五十年代,新塍进行了公私合营的改造,从此以后“新永泰”的牌子也消失了。新塍也再也没有见到过“生糖猪油糕”。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八十年代在弹指一挥间过去了。 九十年代初,有友人从新塍来,给我带来了一块“生糖猪油糕”,说这是新塍一家商号的试销产品。他知道我经常说“生糖猪油糕”,特地带来一块,请我品尝。其包装是仿效五十年代的,用一方草纸,上方放一张红纸,糖糕表面撒了玫瑰花瓣,外表和当年的没什么两样;咬了一口,糖粒也嘎嘎作响,但总觉得糖粒太少,甜度不足;其猪油的用量倒是恰到好处。虽然没有完全得到“李永泰”的真传,相距也不远了。后来我欲自己去新塍购买,据说已经停产了,只好作罢。 本世纪,嘉兴月河经过装修后,重新迎客。有一家经营“新塍月饼”的店铺进驻了月河街,颇受嘉兴市民的赞许。经营者是一位年过五旬的妇女,也许是老板娘。有一次,我和她闲聊,“新塍以前生产的生糖猪油糕,很有名,你听说过吗?”“生糖的有啥好吃的,你尝尝我们的熟糖的猪油糖糕,那才好吃。” 没有共同语言,我只能结束谈话。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