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陆大雄在他撰写的《嘉兴船娘阿真和穆家洋房》一文中,对这一结论,又继续加以说明。据陆大雄记录,(嘉兴邮电博物馆)开馆后约半年(2001年底),有一天,我接待了三位来访者,市某局的一位周姓干部带着两位穆氏后
陆大雄在他撰写的《嘉兴船娘阿真和穆家洋房》一文中,对这一结论,又继续加以说明。据陆大雄记录,“(嘉兴邮电博物馆)开馆后约半年(2001年底),有一天,我接待了三位来访者,市某局的一位周姓干部带着两位穆氏后人……我向他俩提出了始终不解的一个疑问:1929年,你们的父亲穆湘瑶来嘉兴盐仓街南湖畔造了一幢别墅,在这样好的风景区,为什么两年后又要在东门城基路上另外又建造穆家洋房呢?” 其中一位老者回答说:“关于这件事,家母生前曾向我说过,自住进盐仓街三层洋房后,她就经常生病,有气无力,心情忧郁。这一年夏天,有两个游泳的人溺水,家母发现后,花钱请人打捞了上来。几天后,又有一个人从上海过来在南湖投湖自杀。而且,这三个人都死在洋房附近的湖岸边,家母一想起捞上来的场景就害怕。家母还说过,你父亲也认为当时盐仓街的房子选址欠考虑,偏远,交通不方便,房子也造得太小了,没有造裙房,管家和佣人无法一起住在院内。后来东门的洋房造好后,南湖畔的这所房子就由家父转让给一个姓陈的朋友了。” 穆氏后人的这番话,使陆大雄了解到“穆湘瑶为什么先后在两处建房的原因。” 综上所述,“南湖路小洋楼”为沪上官绅穆湘瑶所建似乎没有异议。然而,世事并非如此简单。 1992年,南湖周边区域划为风景区。在景区内除公用设施用房外,“南湖路小洋楼”是唯一留存的民居。至2010年5月,这幢建成已八十余年的小洋楼已呈龙钟之态,有关部门对其进行了维修,使得小洋楼恢复了青春。据参与维修小洋楼的业内人士介绍,“南湖路小洋楼”的建筑风格和建筑工艺跟“穆家洋房”完全一致,为同一时期的建筑。这年6月,嘉兴市区历史建筑普查完成,“南湖路小洋楼”等70处历史建筑,被嘉兴市人民政府命名为“嘉兴市历史建筑”。 经过修葺后的小洋楼,在一段时间内成为“戏迷之家”,戏迷们有了一处遮风避雨的活动场所。2013年,政府对小洋楼重新装修一新,设想作为新的“绿道驿站”,为市民和游客带来便利。 现今,当你造访“南湖路小洋楼”,在紧闭的院门旁,一侧镶嵌着一块铭牌,上面写有“嘉兴市历史建筑?南湖路小洋楼?嘉兴市人民政府2010年6月公布”的字样,另一侧挂着“南湖红船民兵先锋连”的牌子。 ![]() 绿树掩映之中的“南湖小洋楼”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