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时候,发大水时很高兴,因为有水发鱼吃。 淡水鱼都有逆流向上游抢鲜水的习性。春夏汛期,陆地上的雨水通过大大小小的沟渠往河道里流,鱼儿则逆着水流从河道跃向沟渠,从沟渠跃向水田。水流越大,鱼儿越奋力向上。大雨后,人们在田与沟、沟与河的连接处,常
小时候,发大水时很高兴,因为有“水发鱼”吃。 淡水鱼都有逆流向上游抢鲜水的习性。春夏汛期,陆地上的雨水通过大大小小的沟渠往河道里流,鱼儿则逆着水流从河道跃向沟渠,从沟渠跃向水田。水流越大,鱼儿越奋力向上。大雨后,人们在田与沟、沟与河的连接处,常常可以看到逆游上攻的鱼儿,这时就可用网兜捕,鱼叉刺,也可徒手抓。从前野生鱼多,大雨过后,善捕者到沟边、田间转一圈,或在河边用网守捕,必有收获。 我老家在海盐西南部山脚边,汛期有大量山水通过溪涧奔涌而下,河水急速上涨。若有连续几天的大水流环境,甚至会有太湖白鲦鱼和运河大鲤鱼远道逆流而来。记得一九四八年春夏之交的一个大雨之夜,父亲听到附近河道里传来轰隆作响的声音,知道有大鱼来了,立马到山涧与河道汇合处张网,果然守捕到两条各四五十斤的大鲤鱼,腌制后吃了好长时间。 捕“水发鱼”要看汛期雨水的条件和捕鱼者的运气,相比之下,伏旱天捉“池干鱼”更有把握。老家山脚边的稻田,过去主要靠池塘蓄水灌溉。大旱天,池塘水被水车车了几次,就见底了。此时,闻讯赶来的村民,拿着网、罩子,纷纷下塘捕捉,或多或少,总有所获。我家所在自然村有近二十个池塘,昨天东塘刚车干,今天西塘又露底,三天两头捉“池干鱼”,吃鱼的几率不小。 上世纪后期,人们开挖排涝出海的河道,但也改变了本地自然生态环境,加上梅雨量趋少等因素,导致“水发鱼”越来越少,大鱼更难捉到。而电力灌溉使山脚稻田从河道取水,也使捉“池干鱼”成为历史。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