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热门嘉禾春秋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嘉禾春秋 > INTRODUCE

远去的航船户

2015-01-06 09:24 作者:邹震汉 来源:未知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石门地处江南水乡,京杭大运河穿镇而过,虽然只是四五千人的小镇,因为交通方便,商贸繁荣,素有活水码头的美称。抗战前,人们出行多是路跑为主,手提肩挑,近距离犹可,如果物多路远,必须借助舟楫之利。石门附近农村里的航船应是功不可没。 所谓航船,是一

  石门地处江南水乡,京杭大运河穿镇而过,虽然只是四五千人的小镇,因为交通方便,商贸繁荣,素有“活水码头”的美称。抗战前,人们出行多是路跑为主,手提肩挑,近距离犹可,如果物多路远,必须借助舟楫之利。石门附近农村里的航船应是功不可没。

  所谓航船,是一种小木船,长不过四五公尺,载重可三四吨,有舱棚、艄棚以御风雨,船家(船主人)俗称航船户。这种船与众不同的是:船头略呈方形,船底比较平坦,舱内靠船舷搭起两排供客人坐的长板凳,大型的船舱中央还可增一排小长凳。小航船可载客十多人,大航船可载客二十多人。一般只有航船户一人摇橹,但总会有乘客主动去“拉帮”助力。每逢节庆,出市的人多,舱里拥挤,就得挤紧一下,俚语有“尖屁股乘航船”之说。

  当年农村里没有钟表,日间计时全凭看天色,航船早晨出航则借助公鸡的啼声。当村庄里“喔喔”的鸡鸣声响起,此起彼伏,赶航船的人就开始起床作出行的准备了。随着“呜……呜”的海螺声从远而近,搭船的人们三三两两地从家门附近的河埠头上船了。有去镇上投售农产品的当家人,有去逛街上茶馆吃茶的老汉,有捎带了禽蛋蔬菜上街换钱的大妈,有走亲戚的大嫂,有想去镇上剪布料做衣服的姑娘、媳妇……每经过一个村庄,就陆续增加了载重量,航速便慢下来了。青壮年男人就不常搭乘,嫌太费时。

  东方露出了鱼肚白的曙光,河面上飘散着青烟搬的晨雾,伴着欸乃的橹声,航船劈开平静的水面,船头上激起朵朵浪花,发出有节奏的“啪啪”声。晓风中带着阵阵凉意,但船舱里却是笑语喧阗,热闹得很。平时不常相聚的村邻乡亲,显得非常亲热,话话家常,灵灵市面,时间感觉过得快了。去镇上六七里路的村庄,步行不到一小时,坐船则需两个多小时;到镇上在上午八点钟前后,正是市面闹猛的黄金时间,出早市的步行客尚未踏上归程,街上又加入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水路大军,集市上摩肩接踵,人声鼎沸。商店里引揽顾客的招呼声,摊贩们推销商品的吆喝声,乱成一片。由于运河两岸农村种植的作物有差别,乡脚有远近,所以农民出市的时间也不相同。如东市的乡脚在单桥以东远达妙智、永新,已靠近濮院,要十几里的水路,这一带俗称塘(指运河塘)东片,人均土地面积多,盛产稻谷、黄豆、桕子,冬季收获后,农民搭乘航船到石门投售已在上午十时以后,下午两时以后才落市。而镇上到塘南、塘西、塘北的乡脚一般只有六七里,最远不到十里。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