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一张梁文芳给王兼队的函: 兼队长钧鉴:对于各保交送之志愿兵安家费米,请一律收取实物,否则其亏损应如何弥补?关于旧欠,应拟予二日决,予送县凭拨。对补助米请即催收。候收为祷。以请公绥。职梁文芳。十二月二
有一张梁文芳给王兼队的函: 兼队长钧鉴:对于各保交送之志愿兵安家费米,请一律收取实物,否则其亏损应如何弥补?关于旧欠,应拟予二日决,予送县凭拨。对补助米请即催收。候收为祷。以请公绥。职梁文芳。十二月二十一日。 这告诉我们:那时农民还要承担国民党兵丁的安家费,真是收钱已到无孔不入的地步。然他们是不收钱的,而是收米。这是因为,当时物价天天涨,今天可买一斤米的钱,明天可能就买不到一斤了。故有“亏损应如何弥补”的担忧及“一律收取实物”的建议。 事实上,当时民间通常已以米作计价单位。据老一代点心业职工回忆,那时粽子店的价目牌就不写金额,而是写上诸如“鸡肉粽:米1升2格;大肉粽:米1升;夹沙粽:米8.5格;小肉粽:米2格”等等字样,这也成了老百姓应付涨价的一种办法。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