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北京路在新中国成立前叫做塘湾街,那里有不少百年老店,其中有一家名为震泰南货店,以其众多的商品、优良的服务,在嘉兴民众心目中牢牢占有一席之地。 震泰南货店位北丽桥桥堍塘湾街西首,二楼朝北三开间门面。该店初创于清光绪年间,开张伊始,生意不尽如人
北京路在新中国成立前叫做塘湾街,那里有不少百年老店,其中有一家名为震泰南货店,以其众多的商品、优良的服务,在嘉兴民众心目中牢牢占有一席之地。 震泰南货店位北丽桥桥堍塘湾街西首,二楼朝北三开间门面。该店初创于清光绪年间,开张伊始,生意不尽如人意,宣统元年(1909年)经重新装潢后再度开张,稍有起色,后转手于宁波人金纯祖。 接盘后,金老板对震泰的经营作了调整,突出糕点,还请当时的书法名家写了“震泰号糕点”的匾额,给人一种气势不凡的感觉。 前店后坊的震泰号糕点,确实给当时的嘉兴商界带来了一股冲击波。店里各色糕点云集,尽可根据需要选购。除了一年四季都有的椒桃糕、绿豆糕、云片糕、状元糕之外,还推出时令糕点,如中秋节的月饼、九月九的重阳糕等品种。 甜、酥、脆、香,是震泰糕点的特色。选料务求上等,制作考究,所需的糖料均采用台湾出品的太古绵白糖,做出来的糕点具有甜而不腻的特色。其中有一种名为“重油栗酥”的酥糖,选用颗粒饱满的黑芝麻,脱壳炒熟后,碾成粉状,按比例加入上等面粉、绵白糖、麦芽糖,冬油,使之成形,然后洒上糖渍玫瑰叶,就成了香气诱人的重油玫瑰酥糖。 震泰出品的各色酥糖,虽然价格有点小贵,但是依然受到市场的热捧,除了附近的熟客时常来选购外,还是元旦、春节人们礼尚往来的佳选。 震泰的服务质量也相当不错,清一色的男性店员,头顶抹油,身穿长衫,面带笑容,临柜待客彬彬有礼。每月的15日,店里就会迎来销售的高潮,原来是丝厂这天发工资,口袋里揣了钱的缫丝女工们,路过震泰大都会购买零食,特别是尚未婚嫁的姑娘,往往趁进店里买几粒水果糖的机会,偷偷看一眼震泰帅哥光彩照人的形象。 采用绵白糖、怡糖、面粉、食盐,以油代水揉成团,经烤炉烘烤后,出来的成品,称之为仙果。这曾经是嘉湖细点中的一个代表品种,尤以震泰的仙果质量最佳。除了寻常百姓喜欢当作夜点心外,仙果特别受到大烟鬼的偏爱。吸食大烟后,嘴里会发苦发涩,吃东西辨不出味道,这时只要放一块震泰的仙果在嘴里,细嚼慢咽之后,再喝一口浓茶,顿时舌根生津,满嘴留香。 前店后坊,保证了震泰糕点的新鲜。店堂里缺什么,作坊里马上就能生产。不过像重油栗酥之类,由于做工繁杂,且周边不少客商时有订单,故作坊里常年都有生产。过北丽桥进入塘湾街,首先迎接客人的往往是制作重油栗酥时散发出来的阵阵浓香。 1945年抗战胜利,嘉兴迎来新的商机,看到附近各式酒楼生意兴隆,震泰不失时机,全面更新经营品种,易名为震泰南货店。除了原有的各色糕点外,开始涉足龙眼、荔枝、红枣、笋干、香菇、木耳、茶叶等。与此同时,金老板还利用祖籍宁波的优势,把鱼翅、鱼肚、海参、淡菜、干贝、虾米源源不断引进店堂,有效扩大了销售额。 建国后,震泰成了国有企业,虽一度改名,仍不失百年老店风范,逢年过节,生意十分火爆。上世纪80年代恢复原名,在之后的北京路食品一条街上,依然独占鳌头。只是糕点品种没以前多了,仙果早已失传,重油栗酥也买不到了。进入90年代,随着嘉禾北京城的开发,百年老店“震泰”也不复存在。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