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热门嘉禾春秋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嘉禾春秋 > INTRODUCE

读《正月十六夜雨宿桐溪联句》--品味状元汪如洋的故乡情结

2015-04-28 14:10 作者:徐顺堂 来源:www.jiaxing.cc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在桐乡,素有桐乡出个汪状元,城头加高三尺三之说。尽管在民间有关汪状元的传说很多,但在桐乡史志中却着墨极少,只有元孙如洋以秀水籍大魁天下、如洋为桐石公后,由嘉兴籍得大魁,故桐志不列表传(《桐乡光绪县志卷十五之人物》)等寥寥数笔。难怪汪状元汪如

  在桐乡,素有“桐乡出个汪状元,城头加高三尺三”之说。尽管在民间有关汪状元的传说很多,但在桐乡史志中却着墨极少,只有“元孙如洋以秀水籍大魁天下”、“如洋为桐石公后,由嘉兴籍得大魁,故桐志不列表传”(《桐乡光绪县志·卷十五之人物》)等寥寥数笔。难怪汪状元“汪如洋”的名字在桐乡鲜为人知,其在桐乡的足迹,更是知者甚少了。

  汪如洋究竟何许人也?在嘉兴文化志中有这样的表述:汪如洋,1755年~1794年,字润民,号云壑,秀水人,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状元;官修撰,入直上书房,后典山东试,任云南学政(《嘉兴文化志》)……可惜,汪如洋英年早逝,享年仅有四十岁。

  其家族背景是这样的:明末,安徽休宁西门汪氏二十三世孙汪可镇远赴浙江经商,见桐乡县风土清美,于是在县城西南隅朱家浜定居下来,至二十八世孙汪孟鋗(汪如洋父)时,汪氏已在桐乡繁衍子孙五代。桐乡汪氏子孙承袭了良好的家风、深厚的文脉,在科举与著述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汪氏二十五世孙汪森、汪文桂、汪文柏,著述丰富,藏书甚多,成为嘉兴藏书、刻书大家,人称“汪氏三子”;二十八世孙汪孟鋗、二十九世孙汪如藻(汪如洋兄)、汪如洋、汪如渊(汪如洋弟)、三十世孙汪世樽(汪如洋子)等人,先后考中进士。汪如洋更是高中状元(与其外祖父金甡为同朝状元),大魁天下,“一门五进士”传为科举佳话,汪氏也渐而成为桐乡、嘉兴一门著姓望族。

  汪如洋的诗作清润圆朗,他在嘉兴甪里街常与浙江秀水派诗人王又曾的儿子王复、巴金的高祖李寅熙等人吟诗唱和,著有《葆冲书屋诗词集》四卷、《湖海诗传》、《外集》一卷、《诗余》一卷等。在《葆冲书屋诗集》卷三中,有一首题为《正月十六夜雨宿桐溪联句》的诗引起我的注意,从而发现了汪如洋“桐乡之行”的踪迹——

  《正月十六夜雨宿桐溪联句》

  书楼裘杼太荒凉,

  转徙真如传舍忙。

  但使征帆归皂驿,

  终思葬地指桐乡。

  孤城猬缩人踪僻,

  老屋鳞排祖德长。

  寄语当时王谢燕,

  双双栖稳旧雕梁。

  这首诗的大致意思是:因桐乡的藏书楼——裘杼楼太荒凉,故忙着把藏书转移到嘉兴。那天,作者乘着帆船去桐乡,路经皂林驿,往桐乡墓地祭祀了已故的父母亲。到了桐乡,城内孤寂冷清,人迹稀少,一排排祖屋如鱼鳞密布黑压压一片,祖上的功德无量、源渊流长。汪如洋借南飞之燕复栖旧巢的习性,盛赞桐乡汪氏“人才辈出、文风鼎盛、科举蝉联”历久不衰的骄人业绩。

  这是一首联句形式的诗作。所谓联句,是指一首诗由两人或多人共同创作,每人一句或数句,联结成一篇。这首联句诗,汪如洋究竟是与何人联句唱和而成?已无从考证。

  诗的开头一句“书楼裘杼太荒凉”,不禁让人联想起裘杼楼“藏书万卷,一时名士云集,觞咏无虚日”的昔日盛况,与今日“楼存而书已散佚”的荒凉形成鲜明对照,从而表达作者对裘杼楼的衰败深深惋惜。第二句“转徙真如传舍忙”,则点明此次桐乡之行的目的,是要把裘杼楼剩余的藏书转移到嘉兴去。三、四句是对偶句,是说远去的船只见风帆不见船,以“征帆”借指急驶之船,以此衬托出作者归心似箭的急切心情,而“皂驿”是水路从嘉兴到桐乡的必经之地,桐乡则是汪如洋父母合葬之地,从这两个地名牵出作者对已故父母的无限思念。五、六句“孤城猬缩人踪僻,老屋鳞排祖德长”也是对偶句,作者通过桐乡县城的孤寂冷清、人迹少与老屋的显赫气派、祖德的源渊流长对比,抒发了对祖辈深切的敬仰之情。七、八两句“寄语当时王谢燕,双双栖稳旧雕梁”有两层含意:第一层含意是,巧妙地以寄语“王谢燕”来表达怀人之情,以丰富的想象力,将当年的祖辈比喻为堂前燕,秋去春归,年复一年,一代接着一代,辛勤地耕耘着,终于稳稳地扎根在桐乡这片土地上,憾慨祖辈创业的不易;第二层含意是,借刘禹锡《乌衣巷》中“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反其意而用之,独具匠心地从燕子“辨认”的本能、“喜居旧巢”的习性着笔,隐喻桐乡汪氏“昌盛依旧”,同时运用“栖稳”两字加以进一步渲染,说明桐乡汪氏不但兴旺依旧,而且长盛不衰,结笔化淡语为浓情,耐人寻味。

  这是一首访故之诗,全诗通过桐乡之行,把因书楼败落而惋惜、对父母的思念、对祖辈的敬仰以及对汪氏业绩的盛赞串联、浓缩成两个字——怀念,情切切、意绵绵,从而把缠绕于作者心头的故乡情结和盘托出。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