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前文说到,项元汴曾经收进一张元代铁琴而误以为晋朝古物,还以之命名了自家藏宝楼,只是无从得知,那张疑点重重的铁琴到底是何人售与项元汴。
![]() 项元汴像 六、骗子 前文说到,项元汴曾经收进一张元代铁琴而误以为晋朝古物,还以之命名了自家藏宝楼,只是无从得知,那张疑点重重的铁琴到底是何人售与项元汴。从项元汴的藏品来源渠道看,那些世家大户的后代,各类古董商人文物掮客,甚至严、张二府都难洗嫌疑。其实在嘉靖、万历年间,随着好古之风盛行,各类赝品也就层出不穷了,在各个市肆的古物市场,甚至鉴赏家们幽静的客厅里,到处都活跃着造假高手和狡诈的骗子的身影,而这些人同时又兼具诗人、画家、道士、佛教徒、多才多艺的工匠等多种身份,稍一不慎就可能着了他们的道。 沈德符曾经透露说,古物造假作坊多在吴中,好多人都借此糊口,品行高洁如张凤翼这样的雅士,也难免偶尔从中讨生活,像王穉登这样的无耻之尤简直就是专业造假者了。王穉登是天籁阁主人多年密友,他有没有坑过项元汴,也尚在未知之数。 有个叫陈海泉的福建人,是个职业古董商,曾与项元汴做过一笔很大的生意,把怀素、虞世南真迹和唐画《卢鸿草堂图》等九件作价八百金卖给项。但也是这个福建商人,把王世懋给害得不轻,此人把本朝新刻的《淳化阁帖》,用梨板翻于燕台,又加上伪造的冰裂纹,精拓精装后冒充宋刻本,作价一百二十金卖给了王世懋。后来王世懋发觉上当,就告了官,造假者被抓受了刑,那笔钱最后还是没有追回来。不只如此,苦主还要受人嘲笑不长眼睛。 真如一个猎人也会被大雁给啄了眼,沈德符说到的那个职业造假人王穉登也曾经被人骗过一次,得手的那个骗子竟然是太仓曹姓人家一个姓范的仆人。王穉登听说这个仆人手上有一幅阎立本的《醉道士图》,数次观摩后确定是真迹,就决定出手,与范姓仆人的价格磋商从千金谈到数百金,最后谈到十金,王穉登大喜,殊不知狡黠的范姓仆人此时已暗暗做了手脚,找到一个叫张元举的画家临摹了一本,笔法足可乱真,饶是王穉登再经验老到,也看不出这是一本赝品,真品的《醉道士图》则以高价暗暗卖到了别处。这张元举眇一目,是个独眼龙,这一生理缺陷曾被王穉登拿来取笑,就把此事宣扬了开去,说,王某人双目都好,倒还不知我一个半瞎。话一传开来,全城以为笑谈,搞得王穉登灰溜溜的,好长时间都不敢出来露面。 但这些受骗经历至多让他们声名受损,实际经济损失并不算太大。与项元汴、王世贞都有交往的一个朋友、隐居在离镇江不远的焦山岛的道士郭五游,曾经被人骗去一船古董,那真是哭天喊地都来不及了。这郭五游七十多岁的人了,住在长江边的这座小岛上,外人看来正可炼炼丹谈谈养生术,做个云水之中风流自赏的人物,世风渲染,竟也迷上了收藏古物器玩一道,且收藏的都是精品。他曾拿着沈周的一幅山水找王世贞题跋,让王不忍释手,詹景凤说此人还藏有元人钱选的一幅《陶学士雪夜煎茶图》,那都是让人眼睛一亮的好东西。郭五游凭着这些古物与当世名流交往,待价而沽,价格谈得拢就出手,谈不拢相互品鉴题跋,也不伤情分,在吴中鉴赏圈里竟也混出了响亮的名头。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