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朱希 朱希,湖北麻城人,高小毕业后积极参加农民运动,为当地土豪劣绅所痛恨。为躲避追捕,1926年,他投入国民革命军第65师,当了一名二等兵,从此开启了他富有传奇色彩的军旅生涯。1930年,朱希被选送至黄埔军官学
![]() 朱希 朱希,湖北麻城人,高小毕业后积极参加农民运动,为当地土豪劣绅所痛恨。为躲避追捕,1926年,他投入国民革命军第65师,当了一名二等兵,从此开启了他富有传奇色彩的军旅生涯。1930年,朱希被选送至黄埔军官学校武汉分校炮兵科深造,成为黄埔第八期毕业生。军校毕业后,朱希即被任命为第25军重兵训练班主任,继而派任第13师75团1营2连连长。抗战爆发后,13师奉调上海。朱希随部参战,并在撤退中负责断后。 1938年初,因寡不敌众被迫带领余部退至安徽郎溪的朱希,经过短暂的休整后,聚集起周边各地的溃散官兵,收集起被遗弃的枪支弹药,组建抗日游击队,独树一帜在浙西开展抗日救亡活动。不少爱国志士踊跃参加这支队伍,包括来自燕京大学、东吴大学的学生和上海、杭州、南京的中学生。 “从1938年春到1939年冬,朱希部队在嘉湖地区开辟了以乌镇为中心,包括严墓、双林、练市、新塍的游击区,成为一支实力强劲的抗战队伍。”桐乡市史志办副主任陆建华介绍说。1938年3月,朱希部队越过京杭国道。得知乌镇有7艘汽艇载日军去崇德石门,朱希随即在离镇五六里的白马塘设下埋伏,以密集火力居高射击,最终全歼日军。朱希部队随后进驻乌镇,并接受第三战区江南抗日自卫挺进总队收编。朱希被任命为江南第一挺进队第一路指挥,在吴兴、嘉兴、崇德、桐乡、德清边境游击抗日。此时,当地青年和附近游杂部队的加入、归附,使朱希部队由原先的200多人迅速发展到4000余人,并设有政治部、战地青年服务团、少年先锋队等组织。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