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热门嘉禾春秋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嘉禾春秋 > INTRODUCE

悲壮的岁月 不屈的嘉兴(6)

2015-09-10 13:18 作者:耿俪洳 张潘丽成 杰 来源:www.jiaxing.cc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慈善机构在嘉兴火车站旁救护伤员、掩埋尸体。 在桐乡,一件发生在75年前、震惊四方的事件时至今日仍为当地百姓津津乐道。痛快、解气,是他们的一致看法。 1940年10月1日,在崇德县灵安镇(今属桐乡市凤鸣街道),汪


慈善机构在嘉兴火车站旁救护伤员、掩埋尸体。

  在桐乡,一件发生在75年前、震惊四方的事件时至今日仍为当地百姓津津乐道。痛快、解气,是他们的一致看法。

  1940年10月1日,在崇德县灵安镇(今属桐乡市凤鸣街道),汪精卫伪政权的和平建国军第三方面军某独立团第一营第一连连长孙英杰率19名士兵,杀死了21名日军。孙英杰一方无一伤亡,然后宣布反正,重新投入抗日大军。

  “数日后,重庆的国民政府通过电台广播,向全国人民报道了这一事件,并将此誉为‘浙西第一先声’,有力鼓舞了当时正在浴血奋战的抗日军民。”在桐乡市作家协会秘书长颜剑明根据相关材料整理的《七十五年前,孙英杰灵安杀敌》一文中,对此事件进行了全面梳理。

  1937年11月,参加淞沪会战的孙英杰在松江被俘,关押在宝山俘虏收容所。1939年冬,趁隙逃脱的他在昆山投奔了罗堂阶游击队。1940年9月初,罗堂阶游击队被汪伪政权收编,改称“和平建国军第三方面军独立团”,孙英杰任连长并在数日后奉命调防浙江。

  “他们把我的兵分到了三处,崇德驻三四十人,桐乡驻三四十人,我带着两个班,连我在内二十人驻灵安镇。”1985年,孙英杰在回忆文章《爱国主义教育激励我毅然反正》中写道。日军出发“扫荡”时,常将他的兵带走,留他一人在据点,如若他想出去的话,只能是他一人或带一两名兵士随行。虽然同住一个宅院,但他们被日军监视看管着。

  驻扎灵安后,经常亲眼目睹日军毒打、关押、残杀百姓的孙英杰格外气愤。反正杀敌的种子也在心中快速生长发芽,直到那个再也无法忍受的深夜。

顶一下
(1)
33.3%
踩一下
(2)
66.7%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