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徐用仪,海盐人,晚清兵部尚书。义和团运动兴起、八国联军入侵后,因与慈禧太后在对策上的意见相悖,他被慈禧下令处死。宣统即位后昭雪,赐谥忠愍,厚葬于海盐澉浦镇西南的邵湾山。但痛惜的是,这座兼具人文、历史、观赏价值的名人墓葬被日寇毁掉了。 徐用仪
徐用仪,海盐人,晚清兵部尚书。义和团运动兴起、八国联军入侵后,因与慈禧太后在对策上的意见相悖,他被慈禧下令处死。宣统即位后昭雪,赐谥“忠愍”,厚葬于海盐澉浦镇西南的邵湾山。但痛惜的是,这座兼具人文、历史、观赏价值的名人墓葬被日寇毁掉了。 徐用仪墓在当地被称为尚书坟,墓园规模宏大、气象肃穆,占地约一千五百平方米。墓冢前的主要建筑物有石亭、半月池、石兽、石翁仲、石牌坊等。因宣统帝颁圣旨给其平反,故石牌坊上刻着“圣旨”两字。尚书坟在日寇入侵后被捣毁,当十来岁的我第一次见到尚书坟时,墓园建筑仅剩石牌坊还完整矗立着,石亭已被砸得顶塌柱歪,其余建筑全被砸倒砸碎,一片狼藉。 邵湾山地理环境极佳。小时候听老辈们闲谈,说是刘伯温极其看好当地的“风水”。尚书坟所在的半山腰百步谷,更是“风水”上品:墓园前面是一片山石斜坡,而面北一千五百米外的观音山顶,兼望京城,好似朝拜谢恩;墓园的左右和后面山高林密,像一把圈椅的靠背那样,护卫着稳坐在圈椅座上的尚书墓冢。不过,如此之好的风水却没能护住尚书坟,在抗日战争期间倒是保护了老家的乡亲们。 原来,尚书坟周围隐蔽性极好。抗战时,每当邵湾村民发现日军从澉浦城内驻地向西南方向来袭时,便藏好家财,到尚书坟躲避。来邵湾村抢掠奸淫的日军每每扑空,却怕山上藏有游击队,不敢贸然上山,搜掠些鸡鸭猪羊后就撤出。一次,有个村民躲避不及,被日寇抓到,经严刑拷打,招认了村民躲藏所在地就在尚书坟。日寇逼村民带路,命士兵上山搜捕。隐蔽在树林中的乡亲们老远望到墓前唯一一条小道上来的敌人,就迅速转移了。日军搜寻无着,恼羞成怒,就拿尚书坟出气,命令士兵把尚书坟砸毁。但墓园被砸后,并不影响隐蔽功能,村民们继续跟日军在此玩着捉迷藏的游戏,直至其投降。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