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李日华还是一个孩子时跟着表叔去项家玩,曾经看到过项元汴珍藏的一粒芝麻。
八、李日华与项元汴 李日华还是一个孩子时跟着表叔去项家玩,曾经看到过项元汴珍藏的一粒芝麻。那粒芝麻的正面背面都刻有字,据说是南宋旧物,是宫中一个微雕大师的作品。这微观世界里蕴藏着的万千气象给童年时代的李日华打开了一个新奇的世界,成年后他回忆当时的激动心情,说是吃惊得舌头打结都快说不出话来了。 李家门户并不显赫,祖宗留下的只几亩薄田,再说李日华比项元汴小四十岁,李日华得以在考中功名前就与出身世家的项元汴交往,不可不提他的表叔兼老师周履靖。此人字逸之。号梅颠,是隆、万年间的一个隐士,特喜结交名流,又雅好书画,与项元汴交往甚密,两人经常聚在一起饮酒把盏,谈古论今。李日华年幼时作为表叔的跟班,不但亲见项元汴意气风发、谈笑风生的潇洒风度,而且经常有机会见到项和他的表叔一起挥毫泼墨。十四岁那年,李日华考入县学,成为廪生,算是正式开始领取一份国家津贴,项元汴还特意画了一幅《玉树图》相赠以示鼓励。据李日华日后回忆,项元汴还送过他一支特制的笔,此笔名叫“散卓笔”,系项元汴从制笔工匠那里定制,比寻常的笔要粗大些,每管从三只兔子身上取最好的毛,以漆液固其头。李日华说,用这支笔入手真、行、草、隶,均挥运如意,用多久也不会坏,当时的快乐心情就像一个少年剑客得到了一把朝思暮想的名剑一样,却也没有觉得这礼物有多珍贵。如今回忆起人生初年这一节的时候,连见到这种笔的机会都没有了,笔不再得,斯人已逝,剩下的只有满腔怀恋了。 成年后的李日华忙于功名,一直没有太多机会与项家接触,大概从四十岁那年起,李日华因母亲去世从河南西华令的职位上离任,回到嘉兴老家开始了他长达二十余年的闲居生活。开始几年,他闲散地读书、访友,指导儿子功课,帮人鉴定字画和古玩,视自家经济状况也适量购入,从一六〇九年开始,李日华开始写作他著名的《味水轩日记》,一口气写了八年,把两千多个日子里品茗、会友、读书、赏画的所有细节如流水账一般记录了下来。在这部艺术史笔记里,翻阅书画、评骘翰墨占去了十之八九的篇幅,更穿插着时事、异闻、奇物,酒局、花鸟这些让作者寄情触目的小而雅致之物。据美术史家范景中先生的高足万木春统计,李日华在八年闲居其间见到的天籁阁藏画共有六百九十一件,其中宋元以前的占到一半以上,对这些作品的题跋自然成了《味水轩日记》的重要内容。李日华成为一个出色的鉴赏家和文人画家,他的雅驯、典正文艺观的养成,总有一根细细的红线系连到天籁阁去,也正因为此,他终生都对项元汴保持着尊敬和绵长的怀念。 ![]() 项元汴像 ![]() 项圣谟《鹤洲秋泛图》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