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发现的苏嘉铁路第99号桥桥墩(在铁门两侧) 保护苏嘉铁路第99号桥 2000年8月,刚初中毕业的我,多次向建设部门提议保护现位于东方桥桥下的97号桥(俗称洋桥洞),后取得成功。 2005年8月,我在《吴江日报》上刊发
![]() 新发现的苏嘉铁路第99号桥桥墩(在铁门两侧) 保护苏嘉铁路第99号桥 2000年8月,刚初中毕业的我,多次向建设部门提议保护现位于东方桥桥下的97号桥(俗称洋桥洞),后取得成功。 2005年8月,我在《吴江日报》上刊发文章,首次披露了我所发现的江苏段桥梁遗迹的分布点,吴江文保部门获悉后,将部分遗迹纳入了文保单位。 如今,2015年8月,我又找到了地处纺工路北延伸段范围内的第99号桥——它正面临被拆除的危险。 当年,苏嘉铁路共有99座桥梁,寓意“九九归一”。从苏州起,由北向南编号,所以,该桥是全线最后一座桥。嘉兴沦陷前,它遭到日军第6旅团(即石田炮兵部队)的重炮炮击,钢梁坠入河中。 如今东方路的位置,当年就是苏嘉铁路。今年5月底,当我获悉连接东方路的纺工路北延工程启动时,随即建议将地处苏嘉铁路与沪杭铁路接轨处的下穿立交桥命名为“两路桥”,同时提请建设部门注意发掘99号桥的残迹,《嘉兴日报》也两度刊发报道力挺。对此,相关部门十分重视,并给予了回复。 获悉道路正式开工后,8月7日,我深入拆迁现场,寻找各种遗迹。当我通过一扇水门看到已成为一座房屋一部分的两座钢筋混凝土桥墩时,一种老友重逢的感动顿时涌上心头,久久无法平静!因为这两座桥墩与王江泾运河上的76号桥、东方路官荡大桥南的93号桥形制相同。经初步测量,两桥墩南北各长4米,东西宽6米,高5米,跨6米,与我保存的民国档案记载一致。两桥墩上方稍有破损,西面的墩身被刷白,但总体而言,保存较好。 鉴于北延工程很可能通过99号桥,我连夜绘制了一幅改道路线图。按我的修改,新建道路只要向西南稍作偏移,就能将桥墩划出红线范围,同时仍能维持与东方路相等的路面宽度,拆迁量也与现有方案大致相当。 7月30日,习近平主席明确指出“要加强抗战遗迹保护开发,发挥各类抗战纪念设施作用”。所以,我在此呼吁,纺工路北延工程避让99号桥,让这处见证嘉兴抗战并作为日军侵华铁证的历史遗存得以永生!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