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热门嘉禾春秋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嘉禾春秋 > INTRODUCE

呜咽的南官荡

2015-10-29 10:26 作者:万小红 来源:www.jiaxing.cc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沈德荣(左)、沈寿观(右)在回忆日军的暴行 1937年11月19日,日军侵占嘉兴后,油车港百姓也饱受侵略者欺凌,惨遭杀害和失踪的有一百多人,一千三百多间房屋被毁,六十多名妇女被侮辱,侵略者的滔天暴行罄竹难书。 抗战时期,日寇在离马厍集镇约二华里的丹


沈德荣(左)、沈寿观(右)在回忆日军的暴行

  1937年11月19日,日军侵占嘉兴后,油车港百姓也饱受侵略者欺凌,惨遭杀害和失踪的有一百多人,一千三百多间房屋被毁,六十多名妇女被侮辱,侵略者的滔天暴行罄竹难书。

  抗战时期,日寇在离马厍集镇约二华里的丹牌坝苏嘉铁路旁,修筑了碉堡和道房,驻扎了不少日本兵。他们经常到附近村子烧杀抢掠,马厍一带的百姓深受其害。当时,游击队长金显成带领的抗日队伍白天住在百姓家里,晚上出来活动,抗击日军。日寇对他们恨之入骨,称他们为“支那兵”。

  有一天,在罗家甸港的一座桥边,突然来了几个日寇,抓住一个替游击队放哨的百姓,问道:“你是干什么的,住在什么地方?”他回答:“我,我不干什么,我家就住在南边不远。”日寇又问:“那这座桥叫什么名字?”他回答:“叫罗家甸桥。”在日寇的军用地图上,标示着此桥为“普安桥”,但当地百姓都习惯叫它“罗家甸桥”。这下可闯了大祸,日寇见他说话支支吾吾,又说错了桥名,就认定他是“支那兵”,把他抓了起来。随后叫了一个摇船的,摇到南官荡东的鳗鲡港口,用刺刀戳死,把他丢进了南官荡。

  1938年7月23日,驻扎在嘉善杨庙的一队日本兵穿着便衣,先是窜到了原劳丰村的竹叶兜。当时正是单季晚稻苗盛之时,有几个村民在田间耘苗除草。日军不分青红皂白,抓了四个壮劳动力,他们是陈大马和陈老虎父子,还有陈和尚和陈月明。那时的陈月明还只是个十七八岁的小伙。日寇押着他们几个来到了不远处的匠人浜。匠人浜在国民党时期的地名叫“十六保”,由于日寇装载的一船酒,在盛泽镇被游击队拦截,那个地方也叫“十六保”,所以日寇搞错了地方,就到匠人浜报复,要抓游击队员。由于当时去的日寇穿着便衣,村民们都放松了警惕,没有像平时那样,听到日寇来了就赶紧去村外的芦苇滩躲避。等到日军展开太阳旗,举起明晃晃的刺刀,村民们已经失去了逃跑的机会。

顶一下
(3)
75%
踩一下
(1)
25%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