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军逼着陈月明做向导,很容易地找到了保长沈小六,把他痛打一顿后也抓了起来。当时在沈小六家中串门的汪阿观也未能逃脱。汪阿观本不是匠人浜村民,是个二十来岁的嘉兴城里小伙,因为兵荒马乱,和姐姐一起避难到匠
日军逼着陈月明做向导,很容易地找到了保长沈小六,把他痛打一顿后也抓了起来。当时在沈小六家中串门的汪阿观也未能逃脱。汪阿观本不是匠人浜村民,是个二十来岁的嘉兴城里小伙,因为兵荒马乱,和姐姐一起避难到匠人浜,以教书为生。沈小六的邻居沈阿六、沈老五也被抓走。 最可怜的是顾银欢。日军在村中抢了几只鸡,在村民家中烧制,让顾银欢去对河小店打酱油。大家都以为他能借机逃跑,只可惜他当时还只是个十五岁的孩子,并不意识到危险,打了酱油又回来了,失去了逃跑的机会。匠人浜中被抓的还有吴金福、沈阿龙、吴二大观,一共有八个村民。再加上劳丰村斜桥头的朱增福,劳丰村竹叶兜的陈大马和陈老虎父子、陈和尚和陈月明,三个自然村共十三位村民被抓。 十三个人被五花大绑,押到匠人浜的七老爷庙进行拷打,逼问“支那兵”的藏身之地。问不出所以然,日军又拿出军用地图,也是指着罗家甸那座普安桥,逼问桥址。这几个村民的叫法也与地图标名不同,日寇就认定这些村民就是游击队员。因此,用绳子将这十三个人绑成一串,用木船送到匠人浜西面的南官荡。 南官荡水域开阔,烟波浩渺。当天,面积有三千多亩的南官荡风大浪急。日军从荡东出发,一边开船一边过一段就把人推下船到荡中,不管死活。第一个被推下去的是陈月明,他用双手攀着船舷不肯下去,日军丧心病狂地举起刺刀往他的胳膊上刺了下去。受伤后的陈月明只得眼睁睁地往荡中漂浮开去。虽然他平时游泳技术好,但是受到了惊吓,又受了伤,实在没力气游到岸边,只得顺水一直漂浮。漂到荡中的一个芦苇浅滩后,才缓过神来。而吴二大观一直在船上向日军求告,说他们不是游击队,只是良民而已。船至荡西罗家甸一芦苇滩附近,摇船的人暗示他:要命就赶紧跳下去。吴二大观有点犹豫,本可一大步跳到芦苇滩上,但他怕被日军背后打冷枪,最后只是顺势跳到浅滩附近的水中,总算捡回一命。其他十一个人相继被丢到荡中,由于风浪太大,除了一个叫沈阿龙的村民幸免于难外,其余十个村民全部被溺死在南官荡中。 有两位上南港村的妇女,平时摇船割草为生,听到呼喊救命的声音,看到日军不见了踪影,就摇船过来,把沈阿龙、吴二大观救上船,逃回家中。沈阿龙受到惊吓,回来就精神失常了。而陈月明一个人躲藏在芦苇滩中,又惊又痛,一路走走爬爬,一听到有响声,赶紧又找地方躲起来。就这样,担惊受怕的他回到竹叶兜,已是下半夜的时候了。至此,十三位村民只有三个侥幸活命,其余十位都被活活溺死在南官荡。第二天,乡亲们摇船陆续找到这些遇难者的时候,十具肿胀僵硬的尸体装了整整一船舱,惨不忍睹。最可悲的是陈和尚,遗体居然漂到了嫁在三水湾淖里的女儿家门口,女儿看到父亲的惨象后悲痛欲绝。遇难者中有的是未婚青年,有的孩子出生才几个月,有的父子两人一起遇难,凄惨的场景在当地村民心中烙下了痛苦的记忆。 除了劳丰村被杀的村民人数较多之外,日军在油车港镇其他乡村也杀害了不少村民。像姚河子浜的吴大男和吴六顺,两人因为平时帮游击队摇船,日军在找不到游击队员的情况下,就抓了他们两个来到盛泽镇,把两人绑在电线杆上,乱刀刺死。吴大男临死前让人带了口信,让栖真的一个朋友前来替他收尸。当时他的孩子还未出生,成了可怜的遗腹子。 日寇在油车港烧杀抢掠八年,给油车港人民带来了沉重的伤害和心灵重创。我们不能忘记曾经的国难和家乡遭受的苦难,同时要更加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