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热门嘉禾春秋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嘉禾春秋 > INTRODUCE

明清嘉兴的藏书家和藏书楼(下)

2015-11-26 08:31 作者:沈红梅 来源:www.jiaxing.cc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马思赞(1669~1722)字寒中,又字仲安,号衔斋,海宁人。他家藏书从其父维扬先生开始,至马思赞,更加广为搜罗,或辗转传抄,或多方购置,还嗜好金石书画,拥书万卷,建藏书楼道古楼、红药山房、小葫芦山书屋数间,所藏多宋元精椠及金石秘玩。妻查淑英,查

  马思赞(1669~1722)字寒中,又字仲安,号衔斋,海宁人。他家藏书从其父维扬先生开始,至马思赞,更加广为搜罗,或辗转传抄,或多方购置,还嗜好金石书画,拥书万卷,建藏书楼“道古楼”、“红药山房”、“小葫芦山书屋”数间,所藏多宋元精椠及金石秘玩。妻查淑英,查慎行之妹,颇有文才,与他同嗜藏书。马氏有《道古楼藏书目》、《道古楼历代诗画录》等存世。雍正初,图籍云散,后大多归吴骞拜经楼。    

  海宁袁花查家为江南大族,显赫时“一朝十进士,兄弟三翰林”,藏书闻名者不下五人。查继佐敬修堂,查升澹远堂,查嗣庭双遂堂,查嗣瑮查浦书屋都以富藏书而闻名,而最负盛名的是查慎行的得树楼。

  查慎行(1650~1727)字悔余,号他山,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他喜蓄典籍,73岁时退居里中,贮书万卷,坐卧其中。藏书印有“查氏初白”、“南书房史官”、“希古”、“得树楼藏书”等。管庭芬称“国初吾邑东南藏书家,首推道古楼马氏、得树楼查氏”。

  海宁陈家,“一门三宰相,六部五尚书”,簪缨科第之盛,千百年来海内第一。读书、藏书是这一家族昌盛的主要原因。清初,有陈论的春草堂藏书,陈邦彦的春晖堂藏书,多藏宋元本及名家校藏本,存《春晖堂书目》。乾嘉时出了大藏书家陈鳣(1753~1817),字仲鱼,号简庄。他博学好古,精训诂学,与钱大昕、翁方纲、段玉裁等人多有交往,经常在一起研讨学问。一生致力于图书收藏、校勘,与黄丕烈、吴骞等结交甚密,交换校勘,互相传抄。专门备船一条,名“津逮舫”,三人经常一起乘坐“津逮舫”外出访书和读书论学。每得善本必互相传看,相互探讨书中问题。遇宋元椠本,以高价购求。晚年建藏书楼“向山阁”、“士乡堂”、“六十四砚斋”、“孝廉居”等,藏书十余万卷,宋元刊本及罕见秘本近20种。一生著作等身,为著名的学者、校勘学家。过世后,藏书开始散出,大半归于马瀛“吟香山馆”。

  吴骞(1733~1813)字槎客,号兔床,海宁人。他嗜书如命,曾说“寒可无衣,饥可无食,至于书不可一日失”。遇善本,必倾囊相购,校勘精审。当时藏书家马氏“道古楼”、查氏“得树楼”部分图书散出,吴骞倾力收藏。聚书不下五万卷,所藏多宋元精椠,建“拜经楼”贮之,丹黄甲乙,排列几筵。当时苏州黄丕烈藏书以“百宋一廛”称名于世,而浙江则有吴骞以“千元十架”相抗衡。骞子吴寿阳及孙吴之淳亦好书,能守祖业,故吴氏拜经楼藏书历时百年,后毁于战火。刻有《拜经楼丛书》,收书30种,多珍秘之书。著有《愚谷文序》、《拜经楼诗集》、《拜经楼书目》等。吴骞侄吴醒园、吴昂驹、吴春熙亦为藏书家。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