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时候,父母为防我打碎餐具,让我使用铜皮碗和铜调羹。彼时需防铁锈的器物多为铜材,如餐饮厨具里的水勺、饭铲、烧水壶、茶壶,衣箱、衣柜上的铰链、锁具等。新娘嫁妆里,最起码要有铜脚炉、铜饭勺,家境稍好的还要陪嫁铜茶壶、汤婆子和铜香炉、锡蜡扦。这
小时候,父母为防我打碎餐具,让我使用铜皮碗和铜调羹。彼时需防铁锈的器物多为铜材,如餐饮厨具里的水勺、饭铲、烧水壶、茶壶,衣箱、衣柜上的铰链、锁具等。新娘嫁妆里,最起码要有铜脚炉、铜饭勺,家境稍好的还要陪嫁铜茶壶、汤婆子和铜香炉、锡蜡扦。这并非穷讲究,实为当时市面上尚无能防铁锈的铝、塑制品和不锈钢器具。 生铜铸成的铜器容易损坏,常需铜匠师傅维修。我家有位姓黄的远房亲戚做铜匠,他隔三差五来我们村上。铜匠担两头分别放一只烧烙铁的炉子和一个装大钢锉的矮凳,担子的底座小柜和顶上装着挂着各种 工具和材料。“修铜锡器喽——”的吆喝声响起后,便陆续有人拿着破损器物过去。 师傅放下担子后先生炉子。铜匠修旧的重要手段是锡焊,靠炉子烧红一块像墨锭样的紫铜块,拿铁钳夹着来吸锡焊制。凡铜锡器裂缝、漏水,均可锡焊解决。有缺损的,师傅会剪一块性质类似、大小形状与缺损处匹配的材料焊接。需吃重的水勺、铲刀之类,师傅先将补丁料用紫铜铆钉铆住,再把接缝焊平。接触炭火的脚炉等会熔化焊锡,只以铜襻襻紧裂缝或用铜铆钉打补丁。铜匠师傅也干开锁、配钥匙的活,也修理铁皮水桶水管、铁锁之类的非铜锡类器物,空闲时还利用废弃药瓶和铁皮制作煤油灯等小物件出售。 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铜资源紧缺,铜制品陆续被白铁皮(镀锌铁皮)和铝制品替代,铜匠师傅的修理对象逐步以铁、铝制品为主。六十年代后期,铜匠师傅的称呼已改成白铁师傅。此时一次性塑料器具越来越多,铝合金、不锈钢器具和家用机电则从八九十年代兴起。金属修理行业开始专业分化,人们维修器物得按不同门类分别找白铁店、铝合金不锈钢作坊了。 |
- 上一篇:我南下后在嘉兴地区参加的剿匪斗争(下)
- 下一篇:新生,新生,还是新生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