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明代嘉靖年间,海盐出了个藏书家王文禄,他是个书痴。一日,他的藏书楼失火,他竟然对人大呼:只要救书,其他的不要管。王文禄著述丰富,尤其是他编纂的丛书《邱陵学山》,收编了明代各方面的七十四种著作。他也是中医家、气功养生家,撰有医学养生名著《医
明代嘉靖年间,海盐出了个藏书家王文禄,他是个书痴。一日,他的藏书楼失火,他竟然对人大呼:“只要救书,其他的不要管。”王文禄著述丰富,尤其是他编纂的丛书《邱陵学山》,收编了明代各方面的七十四种著作。他也是中医家、气功养生家,撰有医学养生名著《医先》。 《医先》成书于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书名取“先未病而医之” 之意,主旨宗《内经》,医法则取于南齐医家褚澄和元代医家李杲。全书简明扼要地阐明对养生防病的见解,并论及具体养生方法。王文禄认为,养生与儒家养德同等重要,并无二致,他主张养气滋神、寡欲补脾。该书篇幅不多,仅二十六条,以笔记体形式撰写,所涉养生医学内容虽众,却有条不紊;虽阐述,却引经据典;虽进行理论探讨,却有着生动的比喻,通俗易懂。 《医先》中所主张的养生理论,大致有五个方面。一是强调“治病要先预防生病”,即“上医治未病”。“治未病”是中医基础理论之一,对老年医学意义尤重要。在序中,王文禄说明了该书写作目的:“盖先未病而医之,不施饵剂砭针,同跻仁寿之域”,这反映了他对《内经》“治未病”养生思想和《周易》中的居安思危预防思想的重视;二是主张养生贵在养气。他认为人禀天地之气而生,气对人的生理、病理作用极大,一旦人体气机失调,就会诸症纷沓而来。“予知百病皆生于气也”,此是王文禄对人生病原因的结论。从中可见气的范围之大,他所论及的有肺气、肝气、脾气、心气、肾气、胃气等,认为胃气是最关键。人养胃气在外则要借助谷气,“皆资于米,得谷者昌,绝谷者亡。”他又进一步提出“养气贵养心,养心贵寡欲,寡欲以保元气,则形强而神不罢”;三是提出养病应重调摄心脾,认为养生养德并重,“一切病皆生于心,心神安泰,病从何生?”“脾独不兴,受食不化,气将日微,安能有余以入虚?”在用药上,王文禄推崇褚澄用温补药,不赞成朱丹溪用寒凉药,反对临证一味用凉药治病,防止损伤脾胃;四是说明了具体养生方法,如补气法,根据病情不同虚实,以服用人参为主。如推迟老态可效仿道教“静坐法”。四季养生应该“顺天时,法阴阳”。他还提出了养耳、养目、养臂、养股趾、养背腹等具体做法。五是在思维上同源道家。《医先》中所提及的一些养生理论,大多受老子、庄子等道家理论影响。 王文禄具有浓厚的道学思想,他还著有《广成子疏略》、《黄帝阴符经疏略》、《胎息经疏略》等书,其中《胎息经疏略》是儿科医书。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