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热门嘉禾春秋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嘉禾春秋 > INTRODUCE

码头遗碑

2016-10-09 08:06 作者:双溪 来源:www.jiaxing.cc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东栅码头碑 清代东栅码头碑,我在揽秀园停车场路边发现。8月24日,当友人姚先生当面告诉我这个消息时,真是疑惑不解:当年文保所收藏的这方碑刻,怎么会被遗弃在那里。 看了姚先生微信发来的东栅码头碑照片,心里不是滋味。第二天清早,我赶到揽秀园,在停车


东栅码头碑

  “‘清代东栅码头碑’,我在揽秀园停车场路边发现。”8月24日,当友人姚先生当面告诉我这个消息时,真是疑惑不解:当年文保所收藏的这方碑刻,怎么会被遗弃在那里。

  看了姚先生微信发来的东栅码头碑照片,心里不是滋味。第二天清早,我赶到揽秀园,在停车场路边的树丛下,找到了这块石碑。花岗石质,阳刻文字,像见到久违的朋友,五味杂陈。我默默地捡去碑面上的树枝,抹掉碑文间的尘土,为它拍照时,思绪万千。十六年后,我与东栅码头碑,竟然是在这样的场合,以这样的方式,再次相遇。

  2000年2月22日,一纸拆迁公告,宣告了东栅大街沿河老宅群的不复存在。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东栅人,用照相机为许多老房子留下了最后的身影。然后情有独钟地选择了东栅码头的几张照片,写了一篇稿子,发给了《嘉兴日报》的“双休特刊”。

  就请求保护码头的事,我先后拨打了市长热线,和市有关部门进行了沟通。4月4日,市文保所陈建江给我打来电话,说,已派人到码头看过,认为这是一座比较有特色的清代公用码头,但整座建筑要保存,文保所力不从心。而它的那方建埠碑和两块界碑,有保存价值,我们会在适当时将它们收藏。4月6日,嘉兴电视台约我到码头现场,进行了实地采访。次日,码头的采访报道,即在电视新闻中播出。一座清代码头的命运,到了最终的抉择关头。

  4月14日,日报特刊头版登载了我的稿子。编辑丁燕还为它改了个醒目的标题:《东栅镇拆迁在即,百年码头命运如何?——给建于清代的东栅码头留点记忆》。它在读者中引起了不小反响。

  然而,在与“开发”的较量中,“保护”又一次败下阵来。2000年6月3日,瓦砾中,孤零零的东栅码头,独自坚守古镇和双溪几十天后,被有史以来第一次开进老街的推土机摧毁。所幸的是在4月30日那天,市文保所为防“五一”假期东栅的这三块石碑遗失,专门派车,到码头挖取了它们,保存在揽秀园南园。

  2003年11月27日,尤裕森先生为撰《嘉兴历代碑刻集》,邀我去揽秀园,准备摹录、丈量东栅码头碑。但在杂乱无章的院子里,我俩怎么也找不到东栅码头的三块石牌。后来,尤先生还是依照我发表在报纸上那篇文章中的相关内容,将它入编了《嘉兴历代碑刻集》。

  东栅石氏族人磊磊,一手拓碑好手艺,闻知碑事,欲拓取碑文以纪念。然寻到现场,此碑已没了踪影。

  “重见天日”的碑刻,命运的转机出现在今年9月5日。一早,我走进了市文保所。面见了老所长徐信。一口气将东栅码头碑的来龙去脉详情陈述。老所长当场从书柜中取出《嘉兴历代碑刻集》。我请他翻到338页,“东栅码头建埠碑”所记一目了然。

  “这是一方记载水乡生活、民俗的碑刻。”我又向老所长讲述了码头曾经的作用,“它方便了东栅民众及四方船家。旧时,除了小镇居民担水漂洗外,这里一年四季是船的天地:结婚花轿,喜庆迎送;故人棺木,发丧出殡;过往船只,随泊随航。无论本地外埠的大小船舶,码头成了船民一处不设门的‘家’,出入无阻,歇憩自如。如逢雨天,码头更是船家挡风避雨的好地方。这座码头又是本埠石鸿顺米行等同业先辈为行善便民而建的公益遗存。它承载了东栅一段丰富的水乡历史。”

  当天下午,徐信连续给我发来微信:“石碑现在存放城投公司,适当时移交市博物馆,作永久保留。”“我已与双方对接,并在石碑堆放地验证确认。”旅美前,这个消息叫人为之一振。部门管辖权限的变动,碑记性质认知的差异,让东栅码头碑险遭不测。退居二线的徐信先生,却没有推诿,敷衍,而是雷厉风行地查询,协调,使清代码头遗碑起死回生。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