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李善兰(1811-1882)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他是海宁人,原名李心兰,字竟芳,号秋纫,别号壬叔。他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数学、天文学、力学和植物学家,创立了二次平方根的幂级数展开式,研究出各种三角函数、反三角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幂级数展开式,他的主要成就
李善兰(1811-1882)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他是海宁人,原名李心兰,字竟芳,号秋纫,别号壬叔。他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数学、天文学、力学和植物学家,创立了二次平方根的幂级数展开式,研究出各种三角函数、反三角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幂级数展开式,他的主要成就尖锥术、垛积术和素数论被称之为十九世纪中国数学界最重大的成就。 李善兰与英国传教士伟烈亚力合作翻译欧几里得《几何原本》后九卷,于1865年在南京出版。这套著作推动了继明代徐光启之后在中国的第二次对西方数学的引进,对中国近代数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近读《曾国藩家训》、《曾国藩家书》等史料,发现这套译本的出版得到了曾国藩的资助才得以完成。 李善兰自幼就读于私塾,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九岁时,他发现在父亲书架上有一本中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感到特别新奇和有趣,从此一发而不可收,迷上了数学。十四岁时,他靠着自学读懂了明末徐光启和利玛窦合译的古希腊数学名著、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前六卷。李善兰深深感到,欧氏几何严密的逻辑体系、清晰的数学推理,有着西方数学自身的特色和长处,这和中国偏重实用解法和计算技巧的传统数学思路有很大差异。其后,李善兰的数学造诣日趋精深。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帝国主义列强入侵中国的现实,激发了李善兰科学救国的思想。他说:“呜呼!今欧罗巴各国日益强盛,为中国边患。推原其故,制器精也,推原制器之精,算学明也。”、“异日(中国)人人习算,制器日精,以威海外各国,令震慑,奉朝贡。”(李善兰《重学》序)从此,他在家乡海宁更加刻苦从事数学研究工作,也开始写作出版自己的研究著作,陆续编著发表了《天算或问》、《方圆阐幽》、《弧矢启秘》、《对数探源》、《四元解》、《麟德历解》等。但李善兰有个想法,那就是中国应该出版《几何原本》的全部十五卷翻译本,这样才能完整反映西方几何学的全貌,推动中国的数学发展。1852年,英国传教士伟烈亚力主动与李善兰联系,两人开始合译《几何原本》后九卷,并于1856年完成。之后,书稿交由上海墨海书馆准备出版。 十八世纪五十年代后期,战火频仍,硝烟四起,清王朝与太平天国正在激战。战火乱世中,好不容易准备出版的《几何原本》后九卷却毁于战火,连印刷字版也被丢失。囊中羞涩的李善兰愁急交加,印行这部书始终是他的一个心结。1861年秋,洋务派首领、两江总督曾国藩在安徽筹建安庆军械所。思贤若渴的曾国藩邀请李善兰到安庆,继续他的数学研究。这下,印书的机缘来了。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