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热门嘉禾春秋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嘉禾春秋 > INTRODUCE

“吕大坟”被盗案

2016-11-16 08:41 作者:方炳楚 来源:www.jiaxing.cc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明朝嘉靖年间右通政吕希周,是崇德县骑塘乡人,死后葬于桐乡县屠甸乡小六房。古时候,像吕希周这样有名望的高官,死后的下葬之地,是经过风水先生认真勘察的。风水先生认为这片墓地左托硖石山,右托临平山,左靠三塔湾,右靠石门湾,是一块风水宝地。 吕大坟

  明朝嘉靖年间右通政吕希周,是崇德县骑塘乡人,死后葬于桐乡县屠甸乡小六房。古时候,像吕希周这样有名望的高官,死后的下葬之地,是经过风水先生认真勘察的。风水先生认为这片墓地左托硖石山,右托临平山,左靠三塔湾,右靠石门湾,是一块风水宝地。

  吕大坟墓前,原先左右两侧有两排高大的石人、石马、石朝官,象征着死者生前的权力和地位。随着时间推移和历史变迁,墓前的这些陈设,绝大部分已经毁坏,地面上的建筑也荡然无存。

  传说,新中国成立前夕的1948年,吕大坟被盗墓贼光顾过。我家隔壁的六大妈曾讲过这次盗墓的情况。当时,六大妈家做点小生意,就是把自家织的土布拿到屠甸一带农村去卖。一般当天出门,当天返回,如果来不及返回家,就在当地农民家中借宿一晚。有一次,六大妈住在屠甸小六房的农民家里,晚上闲聊,主人和她聊起了盗墓贼盗墓的情况。

  据说,盗墓贼打开吕大坟的墓道后,发现墓里边的摆设和活着的人生活中情况差不多。到了灶间,看见一只用稻草结的米囤,里面放着大半囤米,还摆着一缸油。米囤里的米,看上去很好,白白的,一粒一粒分得很清楚,但用手捏一下,就像毛灰一样散了,拿不起来。油缸里的油,搅动起来像水一样。旁边有一副烧饭的灶头,灶台上,靠着一个丫环的尸体,衣衫完整,尸身完好,像睡着一样。这个丫环,可能是殉葬而死。丫环、奴仆这些下人殉葬而死的情况,小说和野史中都会看到,比如《红楼梦》中贾老太太死的时候,就有奴仆金训儿主动殉葬。封建社会有这种现象,不足为奇。

  在灶间里边,摆着一口棺材。盗墓贼以为是吕希周的棺木,打开一看,尸体的衣服、穿戴和戏里的一模一样:头上戴着有翅翼的官帽,穿着绿色的朝服,脚上穿着朝靴,腰里拴着金丝腰带。结果,有人说是个黄门官,不是吕希周。盗墓贼从黄门官的棺椁中取走了三只瓷碗,是明朝宣德年间的。棺内还有一本历书,历书拿出来时是湿的,几个盗墓贼都是农村里的破落户,没有文化,见一本烂书,就丢在了地上。后来,当地一个姓匡的小学教师捡了去。吕希周的墓葬还在里边,封口很好,是用很厚的石板封死。盗墓贼没有炸药,所以,吕希周的主墓没有被打开。村民说,这次盗墓,盗墓贼也没有得到什么好东西,只有黄门官腰带上的金丝换了点钱。

  墓被盗挖后,黄门官和那个丫环的尸体一遇风就变黑了,很快开始腐烂,臭气熏天。后来,住在吕大坟边上的人家重新挖个坑把两具尸体埋了。

  很快,当地百姓将吕大坟被盗的情况向国民党桐乡县党部报了案。不久,县警察局侦破了吕大坟被盗的案件,将有关作案人员抓了起来。结果,盗墓贼家属买通了国民党县党部秘书长赵某,他们很快又被放了出来——那时候,国家动荡,国民政府风雨飘摇,谁还有心思去管几个小毛贼呢?

  新中国成立后,吕大坟得到了保护。现在,那里已经作为桐乡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修葺了墓基,立了碑碣,刻了碑文,旁边建了亭子,面貌焕然一新。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