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清代沈逢源,字学周,号芝岩,天才亮特,岁试名列前列,曾得到礼部尚书汪廷珍的赏识。他从小订姻于张氏,因为家里贫困,所以他更加刻苦学习,锐志进取,誓不登科不娶。 陆以湉《冷庐杂识》卷五《真赏难逢》中记载,某年乡试,沈逢源的应试卷中引用了北宋散文
清代沈逢源,字学周,号芝岩,天才亮特,岁试名列前列,曾得到礼部尚书汪廷珍的赏识。他从小订姻于张氏,因为家里贫困,所以他更加刻苦学习,锐志进取,誓不登科不娶。 陆以湉《冷庐杂识》卷五《真赏难逢》中记载,某年乡试,沈逢源的应试卷中引用了北宋散文家、文学家曾巩的“真人出而天下平”(出自《移沧州过阙上殿疏》)句,但考官才疏学浅,竟不知出典,评为“杜撰”而落榜。所以陆以湉也感慨:“可知场屋(科举考试的地方)文字,真赏难逢,即寻常语句,亦有被抑者,更何得炫异求新乎?” 专心于埋头苦读的沈逢源,一直未能中举,直至年逾三十,亲戚们都劝他早日成家以延续香火,但沈逢源家徒四壁。于是,向亲戚朋友们醵钱(即凑钱、集资之意)结婚。为此,沈逢源特意写了一份长达六百五十字的《醵钱启》:“伏以纳币无过,五两判于周官;有财振人,八厨茂于汉纪。谢公移帐,助隐之为周旋,仆射营婚,致子琮无暇日。盖合独以时者,礼也;假人不德者,义也……有情谁能遣此,且慰目前介特之心;此事使卿有功,预防他日揶揄之语。” 婚后的沈逢源依然想着有朝一日能够中举,但命运之神并没有眷顾这位曾经意气风发的学子,残酷的现实一次又一次击碎了他的科举之梦。 严辰《光绪桐乡县志》卷十五《人物志》载:“沈逢源,字学周,号芝岩,青镇人。诸生,少岐嶷,两目炯炯有光。弱冠擅文名,学使汪文端廷珍拨冠一军,饩于痒,名大噪。善饮,工诗,屡试不售,益纵酒,致疾,卒年三十有六。” 沈逢源屡不得志,于是借酒浇愁,最终自暴自弃。每当夜深人静,持杯独酌,狂呼恸哭,总是搅得四邻不安,乃至终于落下心病。卒年三十六岁,没有留下子嗣。沈逢源过世后,由他的诗友、名医张千里为之营葬。 沈逢源遗稿均散佚,存目有《芝岩诗草》。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