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热门嘉禾春秋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嘉禾春秋 > INTRODUCE

徐栩执法

2016-12-07 10:03 作者:沈志林 来源:www.jiaxing.cc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东汉的徐栩在嘉兴历史上并不出名。明代《崇祯嘉兴县志》卷十三有其记载:徐栩,字敬卿,由拳人。汉官员。少为狱吏,执法详允。迁小黄令,后为长沙太守。能做到长沙太守,想来也是一个不小的人物了,但嘉兴现存最早的志书《至元嘉禾志》未有他的记载。 《崇祯

  东汉的徐栩在嘉兴历史上并不出名。明代《崇祯嘉兴县志》卷十三有其记载:徐栩,字敬卿,由拳人。汉官员。少为狱吏,执法详允。迁小黄令,后为长沙太守。能做到长沙太守,想来也是一个不小的人物了,但嘉兴现存最早的志书——《至元嘉禾志》未有他的记载。

  《崇祯嘉兴县志》对徐栩的记载,可能源自三国时谢承的《后汉书》(原书已佚),其中记载徐栩:吴郡徐栩,为小黄令。时陈留遭蝗,过小黄,飞逝不集。刺史行部,责栩不治。栩弃官,蝗应声而至。刺史谢,令还寺舍,蝗即皆去。《后汉书》又载:吴郡徐相为长沙太守。因此,疑徐相、徐栩为一人,且当以徐栩为是。

  另一出处可能为晋代干宝的《搜神记》:后汉徐栩,字敬卿,吴由拳人。少为狱吏,执法详平。为小黄令。时属县大蝗,野无生草,过小黄界,飞逝不集。刺史行部,责栩不治。栩弃官,蝗应声而至。刺史谢,令还寺舍。蝗即飞去。

  比较谢承与干宝两人对徐栩的记载,谢承的《后汉书》不仅成书较早,而且是史志体例,似乎较干宝的《搜神记》更为可信。但干宝为嘉兴海盐人,与徐栩算是同乡,对嘉兴本地掌故当有了解,其较谢书增加徐栩“字敬卿”以及“少为狱吏,执法详平”等记载,应有一定依据。

  若以干宝《搜神记》所载徐栩“少为狱吏,执法详平”事参读,言语虽短,却与汉代职官制度息息相关。

  汉代的做官途径,一条是举荐贤良,另一条是以吏为官。徐栩出身狱吏,也就是管理一地狱政、司法案件的小吏,而后能成为一地县令,堪为专才所用。这在汉代不是孤例。《史记》记载与朱买臣同时代的张汤,就起于书吏,任长安吏、茂陵尉、侍御史等职,后迁升御史大夫。张汤曾与赵禹编定《越宫律》、《朝律》等汉代法律,用法严峻,佐春秋,揣帝意而治狱,《史记》将其列入《酷吏传》。

  显然,徐栩走的是一条张汤式的入仕之路,只是没有张汤执法那么严峻,而是“执法详平”。这也反映出汉朝继承了秦朝“以吏为师”的传统,只不过把秦朝“若有欲学法令,以吏为师”(《史记•秦始皇本纪》)转变为汉代的“吏道以法令为师”(《汉书•薛宣传》)。汉代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的影响下,还是形成了外儒内法的精神气质。

  干宝还点出了执法惠政与因果报应的联系。干宝与谢承都记载了徐栩“飞蝗不侵”的故事,表面上都是在讲述一个自然界异事,但其实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徐栩的治县功绩。否则,何以先前蝗虫过境而不侵,栩弃官后而蝗虫又至?但谢承只是记载了一件异事,而干宝较谢承多书了徐栩“执法详平”一语,从心理逻辑上解释了蝗虫过境不侵的理由——徐栩执法详平带来的惠政,是上苍冥冥之中的回报。

  从这一故事中觅踪,其实不难发现,汉代法律在变革秦朝法律“事事依法”传统的同时,一直都在探究将黄老、五行、阴阳等哲学思想与执法行为联系起来,从而表现为执法效果与自然现象的因果报应,并逐渐形成历朝历代统治者每遇重大灾异而宽赧宥刑的治政传统,或是因善政宥民而得有所报的传奇故事。

  宋代嘉兴人常楙,字长孺,历“临安判,权贵束手。鞫范成狱,不奉朝堂风旨,悉出无辜……出知平江。旱饥,以令得缗钱十五万赈民,奏蠲苗税五十余万,蝗不入境……”(万历《嘉兴府志》第十九卷)和徐栩的故事相比,虽然情形略有不同,时代已有变迁,本意却是相似,不枉后人传说以鉴。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