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热门嘉禾春秋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嘉禾春秋 > INTRODUCE

杜家浜陶家

2017-01-03 08:27 作者:王金生 来源:www.jiaxing.cc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王江泾镇西三里露字圩,雁荡西南、露字荡南有一只浜套,宋元以来,陶氏曾一度居住于此。一门富贵,乡人便以大家(即大户人家)称之。后世讹为杜家浜。 话说元朝末年,眼看元统治者即将消亡,陶菊隐的孙子陶维一、陶维义一起从杭州返回王江泾,并在雁湖旁住了

  王江泾镇西三里露字圩,雁荡西南、露字荡南有一只浜套,宋元以来,陶氏曾一度居住于此。一门富贵,乡人便以“大家(即大户人家)”称之。后世讹为“杜家浜”。

  话说元朝末年,眼看元统治者即将消亡,陶菊隐的孙子陶维一、陶维义一起从杭州返回王江泾,并在雁湖旁住了下来。明永乐年间,陶维义的孙子——也就是陶菊隐的玄孙陶贵诚被谪戍到辽东铁岭(宁远卫)。陶贵诚有四个儿子,老大叫陶钲,老二叫陶链,老三叫陶镒,老四叫陶镇。当陶贵诚以老乞归王江泾时,带回了老大、老三、老四,让老二留在那里代自己服役。回到老家后,陶贵诚开始颐养天年,老四陶镇致力于农桑,而老大陶钲、老三陶镒却转向了诗书,并结交了许多读书人。

  宣德年间,陶钲、陶镒兄弟俩又在雁湖滨筑起了“同心楼”以示友恭之谊,永嘉的陈亢宗题曰“湖山小景”,勾余吕采有“夜沫风雨闲边话,春草池塘梦里诗”句,一时士大夫作记、歌诗相投赠者有百余家。再后来,陶钲又添筑了“远翠楼”,吴郡杨修撰翥有记。张楷诗云:“别墅开湖云,云是柴桑裔。同心得同居,柴扉昼常闭。本非避世人,偶遂皆隐计。春草满回塘,夜来雨初霁。慨彼尺布谣,令我心独契。”

  光阴匆匆,转眼便到了景泰年间,陶钲的儿子陶济将祖居拓展成了规模巨大的东庄别业。其厅事曰“衍庆堂”,江阴卞荣有记;又有“水竹居”、“野啸亭”、“来秀轩”、“阅耕处”、“玩月轩”、“山月楼”等胜迹。明王镛《水竹居》诗云:“碧水澄潭自作洲,琅玕多种屋东头。旋烧新筍当茶灶,时斫嘉鱼上钓舟。客至好从明月饮,居闲何必五湖游。我家旧住鸳湖上,遥忆清风度早秋。”与此同时,陶泽重建了故居“忠孝堂”、“尚义堂”,以继先志。

  后陶济之子陶松与兄弟陶泽之子陶楷、孙子陶勋又筑有“听月窝”、“雁湖草堂”、“听歌轩”、“南楼”、“春和堂”、“菊亭”、“思亲楼”、“奉萱堂”等。陶勋《奉萱堂》诗:“草可忘忧树北堂,斑衣五色映花黄。图悬白石亲翁笔,日侍慈颜喜不忘。”陶熙有诗云:“留题墨客尽凋零,壁上空遗旧姓名。惟有当年残月影,夜深常对此窝明。”至于南楼,御史张魁作客于此时曾为之作记。计楠《桑梓吟》诗云:“湖云湖雨冷溪隈,几上南楼首重回。杨柳绿藏山阁暗,松花黄映水亭开。幽栖愿作渔樵隐,凭眺曾经王谢来。望里轩窗零落尽,不堪芳草已成堆。”

  需重笔提一提的是春和堂。

  春和堂,明成化中处士陶楷所居。陶楷博学能文,课八子(熙、勋、儒、俨、俸、僎、偁、傃)均成名,父唱子和,里人拟其八子为“荀氏八龙”,求诗文者比肩接踵;又善书法,工兰竹;其先世好储图史,他购藏更充牣。又筑“菊亭”于旁,疏泉叠石,时与二三知己觞咏其中。曾泛舟湖中,忽有白鹤翔集亭下,故又自号“来鹤翁”。那时,周桐村、刘完庵、肖云邱、沈周、祝允明、文征明、赵宽、张灵等人,都赋诗以赠成卷,有句云:“要识主人清白行,羽毛端可验生平”。计楠《桑梓吟》:“好把闻川拟网川,陶翁卜筑爱林泉。雨窗点易青油幕,烟渚寻诗白版船。菊放疎篱秋色外,鹤来远浦暮云边。结茅闲领湖中趣,觞咏幽情忆往年。”

顶一下
(2)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