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热门嘉禾春秋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嘉禾春秋 > INTRODUCE

崔永千里寻母

2017-01-16 10:55 作者:王健飞 来源:www.jiaxing.cc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孝作为一种伦理观念,已融入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血脉中,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美德。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从婴孩呱呱坠地到长大成人,要耗费父母多少心血和精力!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孝敬父母是做人的基本道理。乌能反哺,何况人乎?20世纪40年代

  “孝”作为一种伦理观念,已融入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血脉中,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美德。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从婴孩呱呱坠地到长大成人,要耗费父母多少心血和精力!“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孝敬父母是做人的基本道理。“乌能反哺,何况人乎?”20世纪40年代,张元济先生为澉浦一小学取校名,就题了“劬劳小学”4字。因此,我们要舍弃“孝”中的封建糟粕,发扬其中的道德精华,即反对无原则的愚孝,提倡尊敬长辈、热爱父母的伦理规范。

  明代洪武年间(1368—1398),海盐出了个名闻全国的孝子崔永。

  崔永,字彦龄,海盐人。7岁丧父,母亲韩氏改嫁给一个名叫桑慎的学者。桑慎曾一度官至御史,后来受一桩案子牵连获罪,被朝廷贬谪到海南岛戍守,韩氏也随夫前往,崔永则留在故乡海盐。从此母子俩天各一方,不通音讯。

  崔永自幼孝敬母亲,对母亲感情极深。母亲去海南岛后,崔永日夜思念,担心母亲在天涯海角遭受苦难。后来他决计去海南岛探望母亲。消息传出,有人劝他:“崔永你疯啦,去海南岛千里迢迢,一无马,二无船,难道凭一双脚板走去不成!再说到了那里,也未必能找到你母亲啊。”可是崔永决心已定,表示找不到母亲决不回来。他迈开双脚从海盐出发,跋山涉水,风餐露宿,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在海南岛琼州找到了憔悴不堪、十分苍老的母亲。原来继父桑慎已经去世,母亲果真在异乡客地受苦受难!

  母子相见后抱头痛哭,崔永心如刀绞。他决定把孤苦伶仃的母亲接回海盐老家赡养。可是当地长官不准,说凡朝廷发配戍边者的配偶,无放归老家先例。任凭崔永怎样苦苦哀求,就是不准,还说除非皇上特准才能放人。那官员本是随口说的,你想,皇上怎么会无缘无故特准一个老百姓呢!谁知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崔永闻言立即下了决心:既然非要皇上特准,我上京求皇上去!他安顿好母亲,立刻起程,从海南岛步行到京城,整天在皇宫外哭诉。

  此事传到明太祖那里。皇上觉得这个人为了接老母回家养老,从南到北走了大半个中国,决心挺大,就同意了。崔永喜出望外,又立即动身,赶回海南岛,欢天喜地接了母亲,坐船起程回海盐。

  一天,小舟行驶在江西境内一条大江上。突然,天空乌云翻滚,狂风大作,小船像一片树叶在浪尖上颠簸。“轰隆”一个大浪,小船被掀翻了!

  崔永母亲吓得魂飞天外,哭叫道:“我的儿,不要管我,你快逃命吧!”

  “母亲千万别怕,有儿在!”崔永死命背起母亲,在冰凉彻骨的江浪里拼命划水!划呀,划呀,不知过了多久,终于游到岸边,被闻讯赶来的当地人救起。母亲韩氏脱险,崔永却因极度劳累,加上遭寒,竟一病身亡。韩氏抱着儿子的尸体,捶胸顿足,痛不欲生:“儿呀,你千辛万苦接娘回家团聚,却为娘送了性命!”旁人见此情景,莫不陪泪叹息。

  江西省的行政长官布政使茹大素获悉此事,也深为感动,认为崔永孝母之心非同寻常,便上报朝廷。朝廷下诏赐葬崔永,以表彰他的孝母行为。同时命当地官府派驿船送韩氏回海盐故宅,以了却崔永生前心愿。

  崔永为了寻母接母,脚不停步地在中国大地上奔南走北,前后长达4年,后又为救母而献出生命。消息传到海盐和海南岛,百姓们都为崔永的事迹叹息,称他为“崔孝子”。后世的《两浙名贤录》与《广东通志》均载有崔永事迹。

顶一下
(2)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