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热门嘉禾春秋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嘉禾春秋 > INTRODUCE

勤俭路上老店家·细数老店(上)

2017-01-17 15:43 作者:陈建华 来源:未知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六个门面的兰台药局,在当时的勤俭路上绝对是一家响当当的大店。1957年,药店从建国路众安桥对面的石库墙门里搬到勤俭路,十年动乱期间改名换姓,先叫嘉兴中西药商店,后易名勤俭医药商店,文革结束,拨乱反正,先改为兰台医药商店,两年后重新正名为兰台药局

  六个门面的兰台药局,在当时的勤俭路上绝对是一家响当当的大店。1957年,药店从建国路众安桥对面的石库墙门里搬到勤俭路,十年动乱期间改名换姓,先叫“嘉兴中西药商店”,后易名“勤俭医药商店”,“文革”结束,拨乱反正,先改为“兰台医药商店”,两年后重新正名为“兰台药局”,并请上海书法家任政先生题写店名。凭着百年老店和在勤俭路上近一个甲子的历史,兰台药局已成了勤俭路上具有地标性的一家商店。位于兰台药局隔壁的是五个门面的嘉兴手工业联社门市部,经营的基本上都是手工业联社下属企业生产的产品,门类广、品种多,有竹木农具、铅桶水壶、棕绷木床、鞋帽衣裤等,是当年市民经常光顾的一家商店。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要买张结婚用的棕绷和床,还要凭结婚登记证才能买到。

  人民戏院对面的光明糖果店,三开间门面,店堂很浅。在勤俭东路上的嘉兴第二副食品商店还没有开张前,光明糖果店也是嘉兴一家叫得响的糖果店。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店如其名,生意一片光明。尤其是人民戏院要是迎来一场好戏,开场前的光明糖果店里更是人头攒动、生意兴旺。很长一段时间,光明糖果店是勤俭路中段的一个亮点。

  与光明糖果店相距不远,西侧还有一家店名也叫“光明”的理发厅,那是当年位于建国南路的新光和北洋两家理发店合并后开设的。光明理发厅两个半门面,店堂很深。分男宾女宾部,各有七八只理发椅子。除当年的新涌洲、九洲理发厅外,其规模在当时的嘉兴理发业中也是一家大店了。除了是“厅级”规格,要紧的是店里的技术力量也非一般,拥有一位特级理发师和多位从业几十年的理发技师。当年我居住在兰台药局里面,曾是光明理发厅的常客,与店里的龚、方、颜、谢等多位师傅都很熟。在光明理发厅理个发,等上个把小时算是常事。

  光明理发厅西侧的勤俭路粮站建于七十年代后期。楼高三层,门面四间,方方正正,朴实无华。但它在老百姓心中的地位,远比粮站的房子高得多。逢年过节,在政府关心下,粮管所总要给每户人家增发一些过节的票子,如线粉票、糯米票、花生票、油票、豆制品票等。一张张小小的票子在当时老百姓眼里都是十分珍贵。发下来的这些票子可去各家粮站购买,但有时间限定。于是,勤俭路粮站的门口从早到晚都会排起长队。拿着米袋、油瓶、竹篮和各种票子的居民都会耐心排队,跟着队伍慢慢向前移动到店堂里买米、打油的窗口。

  粮站隔壁是一家两个门面的勤俭点心店,专营烧卖和炉饼,店小生意好。九分钱一只刚刚出炉的芝麻猪油葱炉饼和芝麻玫瑰猪油炉饼,香脆、酥松、油润,味道难以忘怀。烘烤时散发的香味飘逸在这段马路的上空,吸引不少顾客来排队购买。而只有过年期间才供应的冬笋烧卖,着实吊住了大家的胃口。大年初一清早,店门口早就排起了长队,想要吃,排队等待是唯一的选择。

  勤俭路中段还有几家由原来张家弄沿街民居改造而来的商家,像勤丰馄饨店、烟糖合作商店、水果店、烟杂店,以及私人摆的线粉摊、皮匠摊,这些店家店面虽旧不起眼,但也都可圈可点。

  嘉兴人民电影院和人民戏院留在市民中的印象是永远不会淡去的。《南岛风云》、《勇士的奇遇》、《二亩地》、《列宁在十月》、《海魂》、《流浪者》、《女篮五号》……一部部经典电影曾经给那个时代的嘉兴老百姓带来了极大的快乐,而京、越、沪剧、上海滑稽剧和音乐歌舞界的许多名家在人民戏院的演出,更让嘉兴老百姓饱享眼福,也让勤俭路中段的街面“热”得发烫。

顶一下
(4)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