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前嘉兴流传着一句黄胖打年糕,吃力不讨好的歇后语(打也作炒)。黄胖是指一种可能是肝脏不好的慢性病人,皮肤黄黄的,看起来胖胖的,这种皮肤黄是黄疸指数高,胖是虚胖。民间又有一不惹和尚,二不打黄胖之说。不惹和尚,是因为和尚往往有点功夫;而不打黄
以前嘉兴流传着一句“黄胖打年糕,吃力不讨好”的歇后语(“打”也作“炒”)。黄胖是指一种可能是肝脏不好的慢性病人,皮肤黄黄的,看起来胖胖的,这种皮肤黄是黄疸指数高,胖是虚胖。民间又有“一不惹和尚,二不打黄胖”之说。不惹和尚,是因为和尚往往有点功夫;而不打黄胖,是因为这些人“吃得做不得,惹事了不得”,你打胜了也逞不了英雄,万一失手还会惹祸祟。所以打年糕这种力气活,叫一个黄胖怎么打得动?他打得吃力煞,年糕是动也不动。即便是炒年糕给大家吃,叫一个黄胖病人去炒,他炒得吃力煞,人家还嫌不卫生,也是吃力不讨好。 传说从前有一个书生得了黄胖病,寻遍远近名医,访求各种单方,久治无效,成天游手好闲,无所事事。一个冬天的午后,风和日丽,城外关帝庙的门口,一个叫花子正在晒太阳,暖洋洋的太阳下,叫花子渐入梦乡,梦见一只老虎向他扑来。一惊,醒了,他在太阳下吓出一身汗来,汗水融合了身上的污皮泥,黏答答很难受,于是他脱下老棉袄,一面捉白虱,一面搓污皮泥,搓下来的污皮泥,搓成一粒粒放在石头上。这时正好黄胖书生路过看到,就问他:“这是什么?”叫花子答道:“人身虎惊丸”。书生错听为“人参虎精丸”,于是问:“吃什么毛病的,怎么买?”叫花子答:“专治胃口不好、肾虚肾亏、没有力气,大的三钱银子一丸,小的一钱银子三丸。”于是书生掏出了身上所带的银子,买了一些回去,连续吃了几天,身体竟然慢慢的一点点好起来了。 当然这仅仅是个传说,是我儿子小时候,他的双婆婆给他讲的故事,至今已经四十多年了,今天把它写出来,以纪念他们。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