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油画系副教授封治国在《项元汴嘉兴活动散考》一文里评论汤勤:汤勤,人称汤裱褙,传说中臭名昭著。而他后来的家就在嘉兴,并且紧靠项元汴天籁阁。至今嘉兴还有汤家弄,就是以汤勤命名
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油画系副教授封治国在《项元汴嘉兴活动散考》一文里评论汤勤:“汤勤,人称‘汤裱褙’,传说中臭名昭著。而他后来的家就在嘉兴,并且紧靠项元汴天籁阁。至今嘉兴还有‘汤家弄’,就是以汤勤命名的。作为大收藏家,项元汴显然需要大量书画修复及装裱人才,汤勤应该为项元汴服务过,此后就在嘉兴定居。” 汤勤,明代著名裱褙匠。先在苏州开设裱画铺,以“时新”为裱画铺的字号,所裱书画皆精品。汤勤裱画后喜在画上钤一印:“吴门汤时新妆”,时收藏家视钤有此印的书画为珍宝。后因项元汴需裱书画而定居嘉兴。于是在项府的一弄之隔就有了汤府,因府内古木参天,修竹环绕,假山重叠,繁花似锦,又称“汤家花园”。汤家花园占据了所在弄堂半边,这条弄堂就被称为“汤家弄” 。 一个装裱匠怎么就“臭名昭著”了呢?这因为一出名剧《一捧雪》。 《一捧雪》是明末清初大戏剧家李玉的杰作,又名《审头刺汤》。后来上演的《温凉盏》《莫成替主》《搜杯代戮》《蓟州城》等戏曲剧目,都源于李玉的《一捧雪》。 《审头刺汤》是京剧的传统剧目,以一个小小玉杯贯穿全剧,剧情跌宕起伏,扬善贬恶,演绎了一段坎坷曲折、忠义悲壮的故事。 明朝嘉靖年间,太仆寺卿莫怀古曾有恩于裱褙匠汤勤,日常多有提携,并将其荐于当时权盛一时的严世蕃门下。不想汤勤贪恋莫怀古小妾雪艳,以怨报德,图谋占之。汤勤知莫家有一名为“一捧雪”的古玉杯,这“一捧雪”具有神奇的能力,使用此杯饮水,可以消灾驱邪、消除疾病。于是撺掇严世蕃向莫家索取,莫家当然不舍,以赝品献给严世蕃。严世蕃得到古玉杯后,不知是假,非常高兴。但汤勤认得杯的真假,将真相告之严世蕃。严世蕃非常愤怒,命人到莫府索要真杯。莫府仆人莫成将真杯藏起。莫怀古害怕再被严世蕃逼交古玉杯,于是弃官逃走。严世蕃在朝堂弹劾莫怀古并派人追拿,在蓟州将莫怀古拿获后,命蓟州总镇戚继光就地将其斩首。戚继光知莫怀古被冤,欲救他,但无计可施。这时莫府仆人莫成因与莫怀古相像,愿舍身救主,莫怀古因而得机逃往古北口。戚继光将莫成斩首后,将人头送到京城,又被汤勤识破。严世蕃令锦衣卫陆炳调查,并将戚继光拘捕。陆炳在审案时,严世蕃令汤勤会审,辨人头真假。陆炳欲断为真,汤勤却坚持为假。为了开脱戚继光,无奈将雪艳断与汤勤为妾,汤勤遂不再追究人头真假。雪艳在洞房中刺死汤勤,并自刎。 此剧几经传衍,经久不衰。 20世纪70年代,河南省新野县文化馆收藏了一件古代玉杯。原收藏者李某称:“其家族为莫怀古后代,为避难而改姓李。此古玉杯为祖传,就是名噪一时的‘一捧雪’,从明代珍藏至今,玉杯已传世四百多年。” 经故宫博物院鉴定,“一捧雪”确为明代工艺,玉料出自新疆和阗,是明代玉器的珍品。 一出《一捧雪》,演绎千古传奇;一只古玉杯,见证旷世忠义;而一条汤家弄,则述说百年沧桑。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