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07年农历六月初六,鉴湖女侠秋瑾在绍兴英勇就义。 辛亥革命后,崇德(今属桐乡)徐自华召集秋社同人商量重营秋墓,上书浙江省议会,提议迎还秋瑾遗骸,还葬西湖。此提议得到省议会赞成,并划拨经费委托秋社直接办理此事。1912年10月24日,秋瑾灵柩从湖南运
1907年农历六月初六,鉴湖女侠秋瑾在绍兴英勇就义。 辛亥革命后,崇德(今属桐乡)徐自华召集秋社同人商量重营秋墓,上书浙江省议会,提议“迎还秋瑾遗骸,还葬西湖”。此提议得到省议会赞成,并划拨经费委托秋社直接办理此事。1912年10月24日,秋瑾灵柩从湖南运抵上海港。25日,上海各界人士召开隆重的追悼大会,下午1时,恭送秋瑾灵柩至沪杭车站,特开专车运杭。灵车途经枫泾、嘉善、嘉兴,各界人士纷纷到车站迎灵致祭。 27日中午,灵车从嘉兴启程,到杭州城站时,军乐齐鸣,杭州各界人士代表列队恭迎致敬。灵柩迎至城站广场,团体联合会、国民党民政司、财政司、教育司、提法司各设一坛。由褚辅成(嘉兴人)代表团体联合会主祭,杭辛斋(海宁人)代表财政司主祭,张咏霓(宁波人)代表其余各派代表联合会主祭,祭品系用糕饼制成“秋雨秋风”四字,尤为特别。 浙江都督朱瑞(海盐人)也在五军司令部门前设祭。沿途报馆、万国改良会、商会等均设茶座。迎灵队伍浩浩荡荡出钱塘门,抵达秋社已是下午3点多。西湖秋社内高悬秋瑾大幅遗像,冥幡招展,挽轴高挂。显要位置有桐城吴芝瑛撰写的挽联:“今日何年,共诸君几许头颅,来此一堂痛饮;万方多难,与四海同胞手足,竞雄世纪新元。”下署“追挽革命流血烈士之灵,并告慰璿卿吾妹凌云一笑”。 桐乡张长(字心抚)的挽联也颇引人注目,挽联只有八个字:“六月六日,秋雨秋风。”著字不多,包罗无限。《申报》则以《秋风秋雨安秋魂》为题作了专题报道。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