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早先,嘉兴南门东米棚下的南端即是西南湖,湖边原有一个长石条砌就的大河埠,过往轮船在此停泊,上客、载货,人称南门轮船码头。立此南眺,鸳鸯湖水天一色,帆影片片。抗战胜利后,远望湖中,一个不大的水墩上新建一座碑塔,上有明道法师塔几个字。 明道法师
早先,嘉兴南门东米棚下的南端即是西南湖,湖边原有一个长石条砌就的大河埠,过往轮船在此停泊,上客、载货,人称南门轮船码头。立此南眺,鸳鸯湖水天一色,帆影片片。抗战胜利后,远望湖中,一个不大的水墩上新建一座碑塔,上有“明道法师塔”几个字。 明道法师是南门人,俗名戚则周(也名戚思周),原籍嘉善县西塘镇,入赘于南门东米棚下戚家而改姓戚,并易名戚则周,是嘉兴辛亥革命的重要人物之一。 戚家开设戚五丰米行,是南门富商。戚则周青年时期和褚辅成同期考入日本东京警监学校。留日期间参加孙中山先生发起组织的同盟会和光复会,进行反清的革命斗争。毕业回国后在嘉兴鉏家桥警察所任警官,后来升为警察局局长。1905年12月,褚辅成受命回国,任同盟会浙江支部长,以南湖小学堂(即后来之西南湖小学)作为联络点。从此,南湖小学堂成为反清革命志士的秘密聚会之所,省内外革命党人均以此作为联络点,频繁往来,运帷于此。戚则周在褚辅成领导下,常与嘉兴籍的革命党人秘密联络,或集聚于南湖小学堂,或在西南湖中的小渚(即小放鹤洲)集会,密商反清的革命斗争。 1911年10月10日(农历八月十九日)武昌起义,各省响应。10月下旬(农历9月初)褚辅成由上海返回杭州时,经嘉兴下车秘密抵达家中,即时召集在嘉兴的革命党人田毓甫、钱大忠、庄幼山、戚则周等举行会议,布置任务:“密切注意时局,随时准备策应沪杭起义。”戚则周等革命党人就按褚辅成布置,和其他革命党人钱大忠、计宗型等共九人于11月3日(农历九月十三日)夜,秘密集中于南湖小学堂,在大礼堂后的一间教室里举行会议,策划嘉兴起义。11月7日,方於笥、计宗型按计划率领学生军和起义军攻打嘉兴府衙门,知府杨兆麟已先期出逃,清军水师十个营反正,嘉兴宣告光复,建立浙江省嘉兴军政分府。 辛亥革命成功,嘉兴军政分府成立,同盟会、光复会的革命志士中许多知名者都不居功也不求名,而积极支持军政分府开展各项工作,戚则周也没有在军政分府内担任任何职务,也属此类不居功求名者。直至民国元年(1912)11月,由于戚则周“对革命贡献颇多”,才被任命为桐乡县知事(县长),任职二年。 因为北洋军阀势力后来控制嘉兴,戚则周乃脱离政治。此时他因妻子病故而受到刺激,于是就在家中修行,潜心研究佛学。1917年,戚则周在普陀遇大德太虚法师,并拜为师,就在普陀佛顶山慧济寺剃发具戒,法名明道。后来又至上海参与成立中华佛教总会,任常务理事。1918年,他又与太虚法师及章太炎、张謇等居士发起创立佛教团体觉社和居士林。1938年示寂于苏州灵岩山报国寺,时年五十五岁,火化后分部分骨灰葬于故乡嘉兴。1938年,正值抗战时期,日寇盘踞嘉兴。抗战胜利后,其子戚再玉回嘉兴后建塔于分水墩上。塔高约三米,宽约八十厘米,正中隶书“明道法师之塔”,系戚则周故友叶恭绰撰文并书塔名。1971年疏浚长水塘时,拆除此塔。其旧址在今南湖大桥北首桥下。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