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在,无论是海鱼还是淡水鱼,大多是养殖的,而且是高强集约化养殖。这种集约化高强度的养殖算是满足了现今人们相对奢侈的生活,也给浪费创造了机会,且付出了许多不必要的代价。 大概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很少有集约化的水产养殖。那时的江南,最常见的淡
![]() 现在,无论是海鱼还是淡水鱼,大多是养殖的,而且是高强集约化养殖。这种集约化高强度的养殖算是满足了现今人们相对“奢侈”的生活,也给浪费创造了机会,且付出了许多不必要的代价。 大概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很少有集约化的水产养殖。那时的江南,最常见的淡水鱼养殖方式就是桑基鱼塘。所谓的桑基鱼塘就是鱼塘的四周是桑园,中间低洼的是鱼塘。这种农业景观和“箱子田”异曲同工,具有很好的生态功能。桑基鱼塘的农业景观历史悠久,据说始于春秋战国时代。 桑基鱼塘系统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循环农业系统。首先,桑基鱼塘有利于调节水量和农田灌溉。春夏之交的江南通常有梅雨,梅雨来时常常连续大雨。这时,大大小小的桑基鱼塘就可以作为临时的蓄水池,也可有效降低土壤养分向河道的流失。所以说,桑基鱼塘是水土保持的“阻控器”和水循环的“调节器”。 桑基鱼塘很重要的功能就是养鱼。过去,采用桑基鱼塘养鱼是没有专门饲料的,鱼饲料往往就是蚕沙(蚕宝宝的粪便)和蚕吃剩的桑叶,还有一些青草、菜叶之类饲料。因此,桑基鱼塘实际也是一个有机废弃物循环利用的“反应器”。由于那个年代物质匮乏,可以循环的有机废弃物也是有限的,因此鱼长得并不快,通常是一年捕捞一次,拿本地话说是“起鱼塘”。这种捕鱼实际是“竭泽而渔”,就是把水放干捞鱼。“竭泽而渔”是贬义的,但是对于桑基鱼塘恰是正面的,因为通过一年一度的“竭泽而渔”,可以挖出鱼塘底泥作为周围桑园的有机肥料,实现养分循环和环境保护。“竭泽而渔”实现了周而复始、循环轮回,使得桑基鱼塘始终充满活力。 记得小时候,“起鱼塘”都是在春节前几天,是最令孩子们兴奋的事。等到水放干了可以看到活蹦乱跳的鱼,而且可以很快享用鲜美的“全鱼宴”。由于没有专门的鱼饲料,鱼通常不大,再加上是“竭泽而渔”,大大小小的鱼全被捞上来。一般比较小的鱼尽快享用,稍大的可以保留下来用于春节期间招待客人。桑基鱼塘捕鱼的季节也是家乡各家各户酿酒成熟的时候,酿酒的酒糟是烹饪新鲜小鱼的极好辅料。我们小时候,无论多小的鱼只要和酒糟一起烹饪,酒香和鱼鲜浑然一体,是永远难忘的童年的美味。 近年来,由于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桑基鱼塘生态系统已经慢慢消失。传统农耕文化的传承出现断层。可以预见,由于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的极大改变,这样的循环农业体系也不太可能完全恢复,但是我们可以从古代人民的生态智慧中汲取营养,发展更多符合现代生产方式的高效和高值农业生态系统,真正做到保护与利用相平衡,让我们的生态系统为百姓永续提供各种服务。 |
- 上一篇:杨园先生与《补农书》
- 下一篇:高家洋房和南薰曲社(上)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