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热门嘉禾春秋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嘉禾春秋 > INTRODUCE

中山路上的店招

2017-10-17 08:27 作者:杨颖立 来源:www.jiaxing.cc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嘉兴的中山路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到了夜间华灯初上,更是流光溢彩,美不胜收。那些五彩缤纷的店招更是争奇斗艳,各显风骚。 店招,古时也称其为招牌、门脸,顾名思义是店家的脸面,故旧时商家是非常看重店招的,尤其那些百年老店,店招不但文字隽永,而且店

  嘉兴的中山路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到了夜间华灯初上,更是流光溢彩,美不胜收。那些五彩缤纷的店招更是争奇斗艳,各显风骚。

  店招,古时也称其为招牌、门脸,顾名思义是店家的脸面,故旧时商家是非常看重店招的,尤其那些百年老店,店招不但文字隽永,而且店招的后面还藏着一个个传奇故事。

  中山路的主要路段旧称“集街”。从项映薇所著的《古禾杂识》中,可知:“宏文馆前的直街,自韭溪至西埏桥……趁集者,列肆市中,百物辐辏,喧哗杂沓,昼夜不已,此街因名集上。”清乾隆年间集街的繁荣可见一斑。有市就有店,有店就有招。可以想象,那时集街上的店招应该是琳琅满目,应接不暇。

  然而集街的繁华到清咸丰十年戛然而至。这一年太平军攻打嘉兴,一把火将集街烧成了“衰败特甚,但存瓦砾”的“弥望焦原”。遭此兵燹,集街从此一蹶不振,所有店铺荡然无存。那些店招也带着大量神秘故事化作历史尘埃。

  集街的再现辉煌应是改革开放后的事。1980年起,陆续将已更名为中山路的集街拓宽延长,又成了嘉兴最繁华的商业街,恢复了300多年前“列肆市中,百物辐辏,喧哗杂沓,昼夜不已”的盛况。那些引人眼球、别出心裁的店招又开始出现在中山路上。

  中国的店招喜请文人题字,尤以名人题字为佳。中山路上的店招亦是如此。徜徉在这条路上,名人店招几乎是最赏心悦目的景观,无疑增加着嘉兴这座城市的文化厚重感。

  从火车站过来,远远映入眼帘的是耸立在中山东路口五芳斋大厦顶上的“五芳斋”三个大字。这是中国著名书法家任政的字。

  任政,生于1916年,卒于2000年,浙江黄岩人。生前为上海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书协常务理事。任政的字端庄遒劲,力透纸背,体现了五芳斋这家老字号凭着一股对中国食文化的认知与追求将一家小小的粽子店经营成了全国最大的粽子龙头企业的精神。

  再过去紧临的是国贸公司的大楼,国贸公司是一家成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经营服装鞋帽的国有贸易公司,曾经握有“阿迪达斯”、“耐克”、“花花公子”等众多国际著名服饰品牌在嘉兴的经销权,风靡一时。挂在楼中央的“国贸公司”四个大字是钱君匋的手笔。

  钱君匋生于1906年,卒于1998年,浙江桐乡人。曾任西泠印社副社长、上海文艺出版社编审、上海市政协委员等职。其书法风格有吴昌硕的老辣、奔放;有赵之谦的浑厚、飘逸;有黄牧甫的清隽、平整。国贸公司后来并入中百公司,现已不存,然那四个大字至今悬于楼壁之上。

  国贸公司路对面是嘉兴市总工会,在其大门口门柱那块红色花岗岩上,刻的可是大文豪茅盾的墨宝:“嘉兴市工人文化宫”。字迹绢秀工整。

  茅盾曾任文化部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此墨宝是茅盾为家乡基层组织的题字,包含着他对家乡人民的拳拳之心。

  再过去,是曾被古人咏为“嘉兴八景”之一的瓶山。入口处石门楼上“瓶山”二字出自陈从周之手。

  陈从周生于1918年,卒于2000年,浙江杭州人。著名古建筑、园林艺术家、散文家、画家。曾为嘉兴的古迹保护不遗余力。“瓶山”由陈从周题写再恰当不过。

顶一下
(2)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