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授权人明确指出:版权拥有人要求以下形式的版权文字:由英国太古集团有限公司授权。认可授权,是我后来撰写《1907年的嘉兴》一稿的关键一笔。 必须指出的是,本文的查考系我一家之言。所述的英国摄影人过嘉兴的路线
授权人明确指出:“版权拥有人要求以下形式的版权文字:由英国太古集团有限公司授权”。认可授权,是我后来撰写《1907年的嘉兴》一稿的关键一笔。 必须指出的是,本文的“查考”系我一家之言。所述的英国摄影人过嘉兴的路线,是依照版权使用申请中涉及图片排列程序的求证,得到照片收藏管理方回复时指明的。如果这几张照片排列有异,那么,其内容的表述另当别论。范笑我先生对我说,假使有对这些判断的另外说法,那更好。我接受这个观点,为让更多的人议论这组老照片,考证这组老照片,我在照片上注明“由英国太古集团有限公司授权”的字样,将它们作为《1907年的嘉兴》的配图予于公布。 感谢当年英国摄影人对嘉兴风光的青睐,拍摄下了这组照片。感谢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中国历史相片项目”,特别是项目主管罗伯特·比克斯教授的热情协助,让照片的拥有人理解一个嘉兴人对乡土文史的关注,授予了版权的使用。这其中有很多的话题,会给我们有益的启发。当然,在那个炎夏里,一百多年前的嘉兴老照片,那些充满水韵的旧场景,回到了它们的故土,应是一桩清风拂面的好事。时代的印记,历史的回顾,带给我更多的是大运河生生不息之水的悠长记忆。 “帆船和老墙”,嘉兴的城墙,1928年拆除后,难见如此壮观之影,而城墙边摇动的船只,正是当年农家在环城河中行进的写照;“三宝塔大运河旁”,三塔,清光绪二年(1876)重建后,至1907年,亭亭玉立的新塔年方三十一岁,正是“风华正茂”“年富力强”之际;“牌楼”,也称牌坊,早年,三塔塘上牌楼林立。徐元观老师在他《明清时期三塔塘牌坊群初探》文中,有名有姓地列举了二十四座牌楼。如果没有捣毁牌坊的昔日,今日的三塔塘必定是另一番景象。1907年的牌楼照片,让我们回望了三塔塘曾经的风光;“老城区的水门”,对比民国初的“嘉兴水城门”的明信片,正好是西门的水城门一进一出的场景,它以当年水乡的网船、渔舟,定格了水城嘉兴古朴的景色,记录了嘉兴以船代步的悠久历史。 这是一次国外版权作品授权转用的实践。识读这组老照片,我写成了《1907年的嘉兴》,它分上下两篇,分别见刊于《嘉兴日报》2013年9月和10月的“人文地理”版面。 (照片由作者提供,英国太古集团有限公司授权)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