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热门嘉禾春秋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嘉禾春秋 > INTRODUCE

回忆嘉兴第十中学(下)

2019-04-03 10:28 作者:郁光明 来源:www.jiaxing.cc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彼时,嘉兴第十中学的学生除了在农忙时要到农村去支援双抢和三秋劳动外,还有一块学农基地。这块地,开头在秋泾桥外的大东粉丝厂后面,后来换到当时的塘汇公社红旗大队靠近铁路边的地方,路更远了。 学生经常要去基地劳动,同时把学校厕所里的大粪送到基地去

  彼时,嘉兴第十中学的学生除了在农忙时要到农村去支援“双抢”和三秋劳动外,还有一块学农基地。这块地,开头在秋泾桥外的大东粉丝厂后面,后来换到当时的塘汇公社红旗大队靠近铁路边的地方,路更远了。

  学生经常要去基地劳动,同时把学校厕所里的大粪送到基地去。至今印象最深的是,同学们先把厕所粪池里的大粪,用“料子”舀到粪桶里,然后两个人一桶抬着,如此两人一组,排了长长的队伍,行走在闸前街上。两个人抬一桶粪是不太好走路的,尤其是要抬着走过高高的秋泾桥。人小力气小,空身走过去都有点吃力。抬着一桶粪,跨上一个台阶,就要停一停,慢慢地抬过去。由于两个人的脚步不合拍,晃荡晃荡,粪水常常溅了一身,连满街都是臭烘烘的。到了基地,一桶粪只剩下半桶了。农民伯伯看见了告诉我们,粪要舀得浅一点,再拔点青草盖在面上,后来我们照农民伯伯说的做,就好一些。

  十中隔壁是电池厂,工厂经常有废水排在学校后面的田里,一条小水沟里流水常年不断,课余我们经常去学校后面的农田里玩。有时就把小水沟堵住,迫使流水改道或溢出来。当时电力供应紧张,经常要断电,政府发动了全民办电的群众运动,有点像之前刚结束的大办钢铁运动一样。学校里也进行了传达和发动,可是我们对于什么是电都不知道。我们一群男小孩,想到了学校后面的小水沟,每天有不间断的潺潺流水,想着只要把它堵起来就可以利用起来办水力发电站了。我们把这个想法汇报给老师,还带了老师去现场实地察看,同样也不大懂、比我们大不了几岁的老师,看了之后马上付诸行动,去买来草包,准备把它装上土,把这条小水沟堵起来建大坝造水力发电站了。后来大概是有懂一些的老师指出,才不了了之。水电站不建了,全民办电还是要办的。在物理老师的主持下,大家想出来用自行车来发电,当时自行车也是个稀罕的东西,于是把学校里仅有的一辆自行车的后轮胎剥掉,套上了缝纫机的皮带,带动了一台小电动机,把自行车固定好,男老师或大一点的男同学上去踏,当自行车踏得飞快时,连接着的一只小灯泡亮了,这对我们这些小孩来说是多么的兴奋。全民办电终于成功了。

  1962年秋,由嘉兴十中和嘉兴四中以及抽调原秀州中学的部分教师重建嘉兴二中。所以再来讲一讲二中的事。嘉兴二中的前身秀州中学是一所嘉兴名校,校友中出了许许多多的名人,如陈省身、朱生豪、李政道、程开甲等,不胜枚举。1958年,学校改建成嘉兴工业专科学校,简称嘉兴工专,学生是来自各单位的调干生,我姐姐就是从嘉兴染织厂调去的学生。到了1960年,学校升级为嘉兴工学院,有一段时间迁到嘉善去办学。1962年,国家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嘉兴工学院停办,学校解散。人员校产分散到各地。我姐姐他们一部分学生分配到刚刚建好的嘉兴氮肥厂,即后来的嘉兴化肥厂,有一段时间,嘉兴的部分领导都出自嘉兴工专。

  嘉兴二中重建后,1962年下半年,我是在原嘉兴四中(位于今中山路工人文化宫边)上课的,1963年才全体搬到秀州中学原址。到1964年,嘉兴十中所招的学生全部毕业。至此,嘉兴第十中学在嘉兴历史上短暂的一生全部结束。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说,现在的秀州中学是在当时的嘉兴十中的基础上重建起来的。嘉兴十中虽然存在的时间不长,基础较差,但毕业生中后来考取高中、大学的同学也不少。现在在嘉兴十中读过书的同学都已年届古稀,为了不遗忘这段历史,特地拉拉杂杂写下这些,望在嘉兴十中工作过的老师、读过书的同学,能进一步发掘出点点滴滴的回忆,丰富我们的晚年生活。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