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蔡珅,亦名蔡珵,字温如。桐乡青镇(今乌镇)东栅人。其祖父蔡鸿燮(一名鸿宪),字季成,嘉庆九年(1804)副榜贡,历官山东富国(今滨州市沾化区)、官台(今寿光市)等盐场大使,敕授修职郎,累赠通议大夫。其父蔡寿臻,字鹤君,由附监捐县丞,任顺天霸州知
蔡珅,亦名蔡珵,字温如。桐乡青镇(今乌镇)东栅人。其祖父蔡鸿燮(一名鸿宪),字季成,嘉庆九年(1804)副榜贡,历官山东富国(今滨州市沾化区)、官台(今寿光市)等盐场大使,敕授修职郎,累赠通议大夫。其父蔡寿臻,字鹤君,由附监捐县丞,任顺天霸州知州,后任太城、武清、宛平等县知县。 蔡氏家族为青镇望族,自明季由杭州迁桐乡青镇东栅望佛桥西,堂号“敬胜堂”,为官宦世家、文化世家。 卢学溥《民国乌青镇志》卷三十八“著述”载:“蔡珵,原名珅,寿臻女。著有《响苏梦蒋室诗稿》。”没有提到她编辑的《张船山先生年谱》。而她的诗集可能散佚,诗作亦迄今未见。光绪二十六年(1900),蔡珅编辑《张船山先生年谱》,历时十余年而成,原稿家藏四十余年,1962年夏,由其兄蔡璐参校另录,亦未刻刊,稿藏国家图书馆。 张船山(1764-1814),名问陶,字仲冶,号船山。四川遂宁(今蓬溪县)人。清代杰出诗人、诗论家,著名书画家。因其故乡四川遂宁城郊有一座孤绝秀美的小山,形如船,名船山,便自号船山。乾隆五十五年(1790)进士,曾任翰林院检讨、江南道监察御史、吏部郎中等。嘉庆十六年(1811)辞官,漫游吴越,后侨寓苏州虎丘,十九年(1814)三月初四日,病卒于苏州寓所。 蔡珅之父蔡寿臻在《序》中说:“先生才名震一时,几欲掩蒋超而上,之而与洪北江齐名并驾,惜仅分会房二次,所得士唯姚伯昂稍知名,守郡一年亦未展其抱负,甫逾五十客死吴门,且无子,良可伤已,而慈亲犹在堂,未能侍养,兄亦远离,亥白(即船山之兄张问安)哭弟诗真不堪卒读也,今珅女为作年谱,惜赠公守滇莫考其地,而或为乞病,或为罢官,亦无显证。兹年谱初稿写成,为题数语,简胜老人识。” 船山过世后,他的同年挚友、乾隆五十五年状元石韫玉刻刊《船山诗草》二十卷,他在《刻船山诗草成书后》云:“文园遗稿叹丛残,手为删存次第刊。名世半千知己少,寓言十九解人难。留侯慕道辞官蚤,贾岛能诗当佛看。料理一编亲告奠,百年心事此时完。” 张船山一生致力于诗书画创作,是清代乾嘉诗坛大家、诗学理论家,为性灵派后期的主将和代表人物。在他殁后三十余年的道光年间,四川涪陵人陈葆森又搜其未刻遗稿付诸剞劂,完成了《船山诗草补遗》六卷。据考,张船山一生写诗5000余首,经删存共26卷3500余首。 在附录中,蔡珅提到,之所以编年谱,是因为她(本生)曾祖蔡銮扬(字浣霞,嘉庆四年进士)任京官时,于署中大观楼集同人及其子蔡鸿恩、蔡鸿宪等人结诗社,更唱迭和,影响深远,而名流投赠书画颇多,张船山亦于嘉庆六年(1801)作图贺之,惜均毁于火。从中也可探知,蔡珅曾祖是蔡銮登,字燮阶,号蔗田,别号守拙居士,历官至开封中河通判,入祀荥泽县名宦祠。蔡珅祖父蔡鸿燮是蔡銮登嗣子。 蔡珅长兄蔡玮,字宝臣,号璞如。光绪二十三年(1897)举人,二十四年(1898)进士。任兵部主事。精医,著有《辨证求源医书稿》《诗文稿》。 蔡珅二兄蔡璐,字宝瑞,号端如。就读于京师同文馆之俄文馆,光绪二十七年(1902),同文馆并入京师大学堂,改名京师译学馆,民国元年(1912)5月改名北京大学。蔡璐工诗文,擅书法,撰有《京师同文馆始末》等,他在为其妹蔡珅《张船山先生年谱》所撰的《跋》中说:“珅妹温如,幼同家塾,勤学好问。稍长,读书益进,文史诗词皆所研习,丹青刺绣亦由自学而成。特于古昔贤哲,尤多景仰。往岁偶见船山先生诗画,于是吟诵临摹,各尽其趣,先君自光绪庚子旋京后,骤膺风疾,遂解组家居,尝以左手书字,妹侍疾十二年,衣不解带,扶持余暇,不废笔墨,因为船山先生撰年谱,钩嵇诗篇,考证岁月,于政绩家事之记述尤为致力。稿成,先君曾为题记。原稿庋藏已历四十余年。今夏多暇,为参校另录,疏漏之处,尚恐难免。倘获刊行,俾告世之知先生者,且以见珅妹景仰贤哲,致力撰述之勤也。壬寅夏至端如璐跋。”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