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张廷济捐资所建的大中桥 回家之后,张廷济每天依然认真苦读,勤练书法。攻读之暇,也常应邻里之请,题诗写字,并时常济困扶危。邻里乡亲都说他没有一点读书人的架子。 张廷济经过三年的努力,书法和学问又有不少
![]() 由张廷济捐资所建的大中桥 回家之后,张廷济每天依然认真苦读,勤练书法。攻读之暇,也常应邻里之请,题诗写字,并时常济困扶危。邻里乡亲都说他没有一点读书人的架子。 张廷济经过三年的努力,书法和学问又有不少长进。在他31岁时,考期又到,于是第二次赴省城赶考。在杭州的下榻处,他正好又遇上那名三年前因母亲病危而弃考归家的平湖考生。 两人一见面,平湖考生惊讶万分,相互寒暄过后,便执着张廷济的手问道:“吾兄学问如此精深,文笔誉满江南,上回省考怎会不中?让弟百思不得其解也!” 张廷济他乡遇故人,不免感慨,便将三年前桐乡考生失银告状之事讲了一遍。张廷济道:“为维护儒林声誉,愚弟出面担当了干系,故迄今仍是布衣耳!” 平湖考生不听还可,一听声泪俱下:“张兄,是我害了你也!” 原来,那20两银子是平湖考生所“借”。那一天,平湖考生整理行囊时,不小心带翻了桐乡考生的考篮。看到考篮中的银两,急于赶回家的平湖考生怕所带盘缠不够,情急之中,从桐乡考生的考篮内拿走了20两银子,心想回到家后再致谢柬还银,料能获得谅解。 平湖考生再三道歉说:“吾兄舍己为人,却蒙受冤枉,责任在我。这回,我一定要向主考官陈述事件的始末。” 听完平湖考生一席话,张廷济却说:“事已至此,何必介意!” 在考场上,平湖考生果然也写了一份禀帖,责备自己,为张廷济洗雪冤屈。 主考官吴省兰见了,猛然想起三年前的事,懊悔自己也不曾深究真伪,偏听偏信,误了一个才子的前程。他立即查阅了张廷济的考卷,发现过了三年,其文章更是才华横溢,于是朱笔一批,点了张廷济为解首。 嘉庆三年(1798),新篁才子张廷济终于高中解元。 张廷济荣登榜首后,依然古道热肠,乐于为乡里办好事。新篁镇中心新篁塘上的五孔大中桥,就是张廷济出资建造的。新篁塘上的七孔南星桥、单孔迎龙桥等,也都是他发起募捐和监造。一座座古朴雅致的石拱桥,既便利了行人,更给水乡古镇新篁增添了不少风采。 才华横溢的张廷济,此后遗憾地数次会试未中,但他栽培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张姓后辈。其子张庆荣也不负父望,道光丙午年(1846)同样中了解元。中解元后,张庆荣效仿父亲,出资在新篁塘上建造了一座三孔青龙桥。 为褒扬张廷济父子二人对新篁所作贡献,当地人将青龙桥与大中桥称为“解元父子桥”。此前,张廷济之父张镇于嘉庆五年(1800)出资建造有新篁镇丁溪之上的太平桥。原太平桥为砖孔桥,张镇出资将其改建为单孔石拱桥。于是,太平桥、大中桥、青龙桥这三座桥,被后人赞誉为新篁“父子桥”。新篁张氏怀瑾握瑜、乐善好施、造福乡里的故事,一直为后人所传颂。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