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早春时节的一天上午,嘉善县老科协医疗组的医师们送医下乡,专程来到姚庄镇广场上开展义诊。其中,有一位满头银发、面色红润、态度和蔼、精神矍铄、身着白大褂的老中医师最为引人注目,他便是嘉善县第一人民医院名中医吴静芝医师。吴老今年高龄85岁,虽
今年早春时节的一天上午,嘉善县老科协医疗组的医师们送医下乡,专程来到姚庄镇广场上开展义诊。其中,有一位满头银发、面色红润、态度和蔼、精神矍铄、身着白大褂的老中医师最为引人注目,他便是嘉善县第一人民医院名中医吴静芝医师。吴老今年高龄85岁,虽早已退休,但他依然牵挂着农民,心系着病人…… “吴医师来了!”乡亲们听说吴静芝医师义诊来了,纷纷赶到吴医师跟前,争相咨询求医。“都有得看的,不用急,按先后次序一个一个来。”吴老微笑着边打招呼边为患者搭脉查病、开方,一个接着一个,一直干到中午才休息。同志们一再劝他歇歇,他微笑着说:“没问题,为乡亲们治病要紧。” 吴老出生于中医世家,父亲是天凝镇上的一位老中医。他从小跟随父亲刻苦学医,在父亲的熏陶下,他暗下决心:将来一定要做一位受老百姓欢迎的好医师。 1947年,他通过全国中医师考试合格,取得资质。尽管那时对中医不很重视,录取名额极少,而由于他的努力,结果被高分录取了。建国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年轻的吴静芝响应党的号召,在1952年带头发起组织天凝区中西医联合诊所,担负起主任的重担,全心全意为农民防病治病。1956年,吴静芝进入了天凝地区医院成为中医师,并兼任区血吸虫病防治中心站副站长。由于他工作出色,1958年调入县第一人民医院任门诊部副主任,评为副主任中医师。 “中医药是祖国的宝库,一定要把它传承下去,全心全意为乡亲们送医治病!”吴静芝为自己定下了奋斗目标。 上个世纪50年代初,到医院看中医的病人比较少,吴静芝想方设法要打开局面。一年夏天,嘉善儿童乙型脑炎暴发,一个病区里送来了许多病人,大都发高热,严重的甚至抽筋、昏迷,家长们焦急万分。面对这一状况,吴静芝主动请战会诊,推广中医石家庄研究院经验,用“白虎汤加板兰根、紫雪丹、牛黄丸”的方子。他每天上午查病房,开方子;下午访问患者家长,了解病人服药后的疗效与反映,加班加点,连续作战。患者服下数帖中药后,病情明显好转,最后,这批孩子都脱离了险境。家长们对吴医师感激万分,大家尝到了中医的甜头,看到了中医的疗效,中医门诊显著上升。 历史上,嘉善曾是血吸虫病流行区。上个世纪60年代,吴静芝响应毛主席“一定要消灭血吸虫病”的号召,主动挑起了用中医治疗晚期血吸虫病患者的重担。他先后三次奔波于“晚血”病区,用中医治疗方案先为患者调理身子、改善体质,为西医对患者手术切除脾块创造了条件,收到了良好效果。有一次,吴静芝参加夏收夏种医疗队来到原大通乡双溪村,发现有一位20来岁的妇女腹胀如鼓,骨瘦如柴,已是“晚血”后期。他连忙设法由当地派船,把那位病人接到医院治疗。经过中西医会诊,先是给她排出体内腹水,然后给她服用补气补血药,待改善体质后,采取手术切脾,慢慢地恢复了健康。那位妇女逢人便说:“全亏吴医师救了我一条命!”她病愈后,马上赶到医院,再三感谢吴医师和医院,为她治好了“晚血”病。没几年,传来喜讯,那位妇女身体健康,还生了个男孩。 “老实做人,认真行医。”吴静芝的医德、医风,深受人们的称道。他讲究的是查明病情,科学开方,对症下药。原罗星乡有一位急诊的妇女子宫大出血,出现出血性休克,必需立即输血,可是患者的血型本地一时找不到。在这危急关头,吴静芝开出妙方:用别直参3克,烧煮“独参汤”,让患者服下,患者的血压慢慢地上升了,心率脉搏已能测到,赢得了从嘉兴送血过来的时间,把这位妇女从死亡线上救了回来。 吴静芝努力开拓中医业务,在他的建议下,一边培养新人,一边在中医内科的基础上,增设了妇科、骨伤科、外科、针灸和推拿等科室。为了解除病人的痛苦,针对人们冬季易发的常见病,他在研究古方《张氏医通》的基础上,科学精心配方,推出冬病夏治医疗项目。从1993年开始到现在的16年时间里,已有许多患者接受了冬病夏治,收到了良好效果,深受患者的欢迎,成为医院的品牌。多年来,他还带教培养了中医学徒和大中专学生40余人。 吴静芝是中国农工民主党嘉善县总支的第一、二、三届主委,他是中国共产党的挚友。他热爱祖国、热爱党的事业,经常建言献策,为开创医疗事业的新局面出力。1996年,他从退休职工沈丽华处获悉:她回上海后,参加了上海的抗癌俱乐部,经过边治疗、边练气功,相互交流,开展多种有益活动,乐观向上,身体大有好转。《解放日报》还专门介绍了抗癌俱乐部的事迹。吴静芝觉得这个组织对癌症患者很有帮助,便组织大家到上海实地参观,听取了上海的经验介绍和防癌抗癌的知识讲座,回来后向县领导作了汇报,引起了县领导的重视,便趁热打铁,依托医院,发起成立了嘉善抗癌俱乐部,癌症患者闻讯后,纷纷前来报名参加。为了解决活动场所,医院腾出了3间屋子,并免费提供水电,装上了空调。吴静芝当上了抗癌俱乐部顾问,他带领医务人员定期开展义诊及举行讲座等活动,俱乐部迄今已吸收癌症患者120余人。在热心人的努力下,如今癌症俱乐部越办越好。 吴静芝行医60余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一生著作颇丰,曾撰写了《类方推演》,合作编写了《王孟英医著精华》,组织编写了《嘉善县名医略传》等20多部(篇)学术著作或论文,有的在省、市医药杂志上发表,有的参加省、市学会论文交流,对中医来说,是很有价值的知识财富。吴静芝行医不忘育人。上世纪60年代,县卫生部门为培养中医人才,专门组织了一届为期2年的学习班,学员共有10人,由吴静芝负责上临床诊断课,学员结业后,被分配到各家医院和卫生院工作,不久,都成为骨干。 2002年11月,县卫生局、医学会及县第一人民医院为吴静芝举办了一次“从医55周年”的座谈活动,以表彰他对发展中医事业所作出的贡献,表彰他为民服务的良好医德、医风。县人大、县政协和卫生部门以及各个医院的代表到会祝贺,省中医管理局副局长到会并赠送了礼品,抗癌俱乐部也向吴医师送了礼品。 吴静芝退休后身退心不退,1994年秋,县里成立老年大学,他当上了医学保健班的首席教师,直到现在,为老年大学教学工作已有15个年头了;2006年秋,县里成立老科技工作者协会,他参加了协会的医疗组,定期下乡为农民送医送药。吴静芝曾历任过嘉兴市三届人大代表,被嘉兴市评为“名中医”,还被评为“十佳优秀嘉善人”。他的学生孙文嘉称赞说:“吴医师为了中医事业,为了治病救人,兢兢业业,埋头苦干,奋斗了60余载。他言传身教培养年轻人,他良好的医术和良好的医德医风,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