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热门嘉禾春秋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嘉禾春秋 > INTRODUCE

西门征粮

2020-09-22 09:17 作者:王柏强 来源:www.jiaxing.cc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民以食为天。新中国建立初期,为了保障几亿百姓能吃饱饭,政府对粮食实行统购统销。每到夏秋粮食收获季节,杭嘉湖水稻主产区总要打一场收储粮的人民战争。位于嘉兴城西大运河畔的西门粮库也是主战场之一。当时收储粮任务重、时间紧,年年都要招收一批季节性

  民以食为天。新中国建立初期,为了保障几亿百姓能吃饱饭,政府对粮食实行统购统销。每到夏秋粮食收获季节,杭嘉湖水稻主产区总要打一场收储粮的人民战争。位于嘉兴城西大运河畔的西门粮库也是主战场之一。当时收储粮任务重、时间紧,年年都要招收一批季节性的青年工,嘉兴人管这叫参加征粮。

  那年,我也报名参加征粮。粮库先是组织一场考试,考政治和珠算两门课。我政治考了九十九分,珠算考了一百分,是应聘者队伍中的佼佼者。当即把我分配到坐办公室的结算组,其他录用的员工则基本都是操作磅秤的司磅员。经过几天培训,征粮开始了。满载着黄澄澄稻谷的农船,从四面八方向粮库驶来。征粮高峰时,西门粮库门前宽阔的河面上,连带附近的大运河里,一天二十四小时都挤满了交粮的船,密密麻麻,望不到头。交粮的农民有时要排上几天几夜的队才轮到,所以往往会带着铺盖和柴灶,吃睡都在船上解决。

  粮船按粮库发的号牌依次驶入粮库码头。首先,检验员进行验谷。检验员都是经验丰富的粮库老师傅,他们用眼看、用牙咬就能基本确定这船稻谷品种纯不纯、水分高不高、杂质多不多……粮库长长的码头上,几十台磅秤一字排开,气势宏伟。磅秤都是一天二十四小时连续工作,停人不停秤。农民用箩筐把稻谷从船里挑上来,放到磅秤上。司磅员迅速移动磅锤,读出称重数目,让一旁监磅的农民听清楚。司磅员眼明手快,边司磅边登记、结算,等一页表填满了,小计和合计也同时出来了。

  一船稻谷过磅完毕,一式四份的磅码单就由专人送到结算室。结算室里七八个人“噼里啪啦”打着七八个算盘,离很远就能听到飞快拨动着的算盘珠响声。我第一天去上班就发现,负责结算的人中,只有我一个是年轻人。后来才知道,那几位老先生都是打了几十年算盘的有名快手,好几位都是过去钱庄里的账房先生。看着他们三个手指一刻不停地上下翻飞,算盘珠像机枪一样“噼啪”作响,我当场被惊呆了!好在老先生们都很宽容友善,一直对我说:“别着急、慢慢来,你很快就会和我们一样的!”

  结算室的主要任务是复核磅码单。收粮高峰期每天复核的磅码单要有几大捆。复核准确了的磅码单就送到会计室,几位会计根据磅码单上的数量,扣除水分、杂质,以检验员和化验室共同确定的价格,算出这船稻谷的总收购金额,开出转账支票,交给售粮农民。参加征粮的司磅员,清一色都是年轻人,工作非常辛苦。为了让挑着重担的农民少走几步路,磅秤一般都放在码头上,他们被风吹日晒、霜打雨淋是家常便饭,而且基本上没有固定的上下班时间,接手了某条船的司磅任务,就一直要磅到这条船甚至同一个生产队的几条船的稻谷全部磅完才能停手,往往吃饭、睡觉都要见缝插针、忙里抽空,一个收粮季下来,许多司磅员都会变得又黑又瘦,亲朋都几乎认不出了。但年轻人在一起工作,一起吃住,打打闹闹,也十分开心。而且能被选中参加征粮,很有荣誉感,报酬也相对较高。所以大家的劳动积极性很高。司磅员中互找对象、成就姻缘的也年年都有。记得有一对司磅员情侣,姑娘美丽、小伙帅气。那年,在初冬雪夜里,夜磅稻谷时,两人共披取暖的一条毡毯上,落满了晶莹的白雪,如雕塑般的温馨图景,几十年后的今天还常常栩栩如生地浮现在我的眼前。


顶一下
(3)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